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章 算术算数(1/2)
韩超端着木盘走进屋内,堂溪氏正坐在书桌前在看着竹简。韩超一看堂溪氏还在掰着手指头算着什么,韩超放下木盘,好奇地问:
“娘,你在算什么呀?”
堂溪氏这才抬起头,看到韩超过来,连忙招手让韩超到书桌来。问韩超:
“瑜儿,快来,你看这问,娘按照书上的方法算出来却和答案不一样啊。”
韩超凑上去一看,竹简上写着:
“今有武马一匹,中马二匹,下马三匹,皆载四十石至阪,皆不能上。武马借中马一匹,中马借下马一匹,下马借武马一匹,乃皆上。问武、中、下马一匹各力引几何?”
意思是现在有战马一匹的货车,普通的马两匹的货车,劣马三匹的货车,三辆车都载着四十石的货物到了上坡的地方,这三辆车都上不去这个坡。如果变成一匹战马和一匹普通的马,两匹普通的马和一匹劣马,三匹劣马和一匹战马,这样三辆车就都能上坡了。那么问战马,普通的马,劣马每匹的拉力是多少?
韩超咧了咧嘴,这不是三元一次方程吗。韩超习惯性地拿起笔就设X,Y,Z,很快几笔就算出战马拉力是160/7,普通的马拉力是140/7,劣马是40/7。写完才看到堂溪氏正奇怪地看着韩超写的计算过程,韩超一看不好,连忙和堂溪氏说:
“娘,你看我算的结果对不对?”
堂溪氏摇摇头说:
“瑜儿,娘看不懂啊。你这写得都是什么呀?”
韩超突然想起以前上数学史选修的时候,教授讲的一句话:
“直到公元三世纪,古印度旁遮普地区的一位数学家XXX发明了古早的阿拉伯数字,经过几百年的改进才出现了现今这种表达数字的十个符号,后来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也就把这种计数方式传到了西方世界。”
韩超心想既然现在这些数学符号全球都没有,便对堂溪氏说:
“娘,这是我用来计数的一种方法,毕竟写字要写的笔画太多了嘛。”
堂溪氏点了点头,的确写字来计算要写的笔画是太多了。于是问韩超:
“瑜儿,你的计算结果是?”
“武马七分之一百六十,也就是二十二又七分之六石。中马七分之一百四十,也就是十七又七分之一石。下马七分之四十,也就是五又七分之五石。”
堂溪氏看看书上的答案,捂着嘴说:
“都对了,瑜儿教教为娘是怎么算出来的好不好。”
“好啊,娘,你看题目说拉着四十石的东西上坡可以是一匹武马和一匹中马,两匹中马和一匹下马,三匹下马和一匹武马。那么也就是说一匹武马加一匹中马的拉力等于四十石,两匹中马加一匹下马的拉力等于四十石。……那么一匹下马的拉力就是七分之四十石,把下马的拉力带回之前的算式,就能算出武马和中马的拉力啦。”
韩超看堂溪氏点了点头,好像听懂了。韩超脸上浮现出一丝坏笑,堂溪氏这么喜欢做数学题的话:
“娘,那我再出一道算术题,娘来算算看。
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购买甲三件、乙七件、丙一件共花二十钱。如果购买甲四件、乙十件、丙一件共花二十七钱。那么购买甲、乙、丙各一件需要多少钱。”
只见堂溪氏左手摆着算筹,右手掰着手指头。韩超一捂脑袋,看来堂溪氏又用穷举法去了。韩超忍不住问堂溪氏:
“娘,你是在学算术吗?”
堂溪氏点点头说:
“是啊,自从你爹收回了私产之后,娘就不光要管着宗家的这些事情了,还要管着这些族产。以前只管宗家还好,可是现在这么多田地,矿山什么的,下面的族人又记录得混乱,娘现在记账只觉得力不从心。所以就想多看看这《九章算术》学一学,可这前头还看得明白,后头就不会算了。”
堂溪氏边说边摆着算筹,又过了一会儿,轻轻一拍桌子:
“瑜儿,甲一钱,乙两钱,丙三钱,甲、乙、丙各买一件是六钱。对不对。”
“娘,你这一样一样试出来的不算解题的。”
堂溪氏白了韩超一眼:
“算出来了不就得了。”
韩超叹了口气,对堂溪氏说:
“娘,要不我教教韩萍和韩婉算术让她们去帮你算账吧。”
堂溪氏奇怪地问:
“瑜儿,你怎么不过来帮娘算呢?”
“儿子要上课呀,娘怎么不让爹来干呢?”
堂溪氏又白了韩超一眼:
“你俩的借口都一样,你爹说他要忙着和其他大族交往,实在没精力管理产业了。”
韩超讪讪一笑,连忙回身拿起那盘子肥皂,举起来给堂溪氏看。堂溪氏看了看肥皂,拿起一块问韩超:
“瑜儿,新做的花饼嘛?长的有些不一样呢。”
说着就往嘴里放去,韩超赶紧拦住,和堂溪氏说:
“娘,这不是吃的!不能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我在汉末搞化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