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三国:我在汉末搞化工 > 第42章 士族和黔首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章 士族和黔首(1/2)

目录
好书推荐:

韩融摸了摸自己的头发,长度还行,还能挽出个发髻,顶多是小一点,多用几层布包着也就看不出来了,松了口气,看向众人。

除了韩超,后院里的众人都是一头披肩短发,韩融无奈地对司马徽和邯郸淳说:

“你俩这是怎么了,怎么还陪着瑜儿一起胡闹呢?”

司马徽看向了邯郸淳,邯郸淳这时也感到了不好意思:

“元长啊,这不是玩心上来了,呃……”

韩融白了邯郸淳一眼,又看向司马徽:

“你也玩心上来了?”

司马徽只好在一边讪笑着,韩融单手扶额:

“你们俩这么大岁数了,唉,说你们什么好。”

这时胡昭在一边问道:

“元长叔,《孝经》上不是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小时候我爹也跟我说,不能剪发。

虽然我爹也没说出为什么不能剪,可这两天我看你们剪了头,并没说什么不孝啊。”

韩融看向了司马徽,示意让他跟胡昭解释解释,司马徽对胡昭招招手:

“昭儿,我带你见过很多名士,也带你在阳翟的田野里住过一段时间,我问你,士族的头发是什么样的?黔首的头发又是什么样的?”

胡昭仰着头想了想回答道:

“士族的头发都是整整齐齐的发髻,而黔首虽然也梳着发髻,可看上去总是乱糟糟的。

啊,以前我爹解开头发梳理的时候,那头发有长有短参差不齐的。

先生的头发解开却总是整整齐齐的,我还以为是先生经常洗头的缘故。

难道说,士族的头发都修剪过,所以看上去才会整齐?那为什么《孝经》上还要那么说呢?我爹字都不认识,我爹又是怎么知道不能剪发的呢?”

司马徽便一一和胡昭解释说:

“昭儿,你知道士族和黔首阶级不同吧,最简单地来说就是士族要从外貌上和黔首区分开,比如穿整洁的衣物,整齐的头发,让人离着老远就能分辨出哪个是士族,哪个是黔首。

还有昭儿,《孝经》那么多个字,为什么你就抓住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呢。《孝经》一共两千三百余字,除了这十六个字,全篇可都没再提过发、肤二字。更不用说《孝经》全篇都没说过不能剪发了。

那是因为士族为了彰显阶级的区别,士族总不能禁止黔首穿干净衣服吧,所以这些士族和儒生便联合起来,大肆宣扬孔子说过的这十六个字,再加上还有一些很老旧的民俗,最终给全天下的汉民灌输了不能剪发的思想。”

韩超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还能这么解释的?

胡昭还是有些想不通:

“先生,我们家是黔首,所以我们都不敢剪发。

瑜儿家是大士族,所以就可以剪发,但是,先生前几天瑜儿自己剪了头发的时候,不也问了瑜儿《孝经》上的那句话吗?”

邯郸淳在一旁讪然一笑:

“我们当时就是有些意外,主要是我们也没见过把头发剪得那么短的。就想吓唬一下瑜儿,结果嘛……你都看见了。”

胡昭还是有些晕:

“所以孔子没说过不能剪发,是士族想彰显身份才不让剪的。而瑜儿先剪了头,又把我的剪了,我又把邯郸先生的剪了,邯郸先生把后院大家的头发都剪了。那为什么只有元长叔打了瑜儿的屁股,而这两天你们却打得都是我的屁股?就因为我是黔首,而瑜儿是士族?”

胡昭越想越委屈,站在那里哇地哭了起来。

后院里的众人都沉默不语,这个问题很好解答,但这个答案对于胡昭来说又太过于残酷了。

司马徽和邯郸淳虽然表面上教导着韩超,但二人都答应做了韩超的门客,从古至今只听说过敢骂明公的门客,还从未有过敢打明公的呢。

所以也就只能揍胡昭了。

也就是韩融,是韩超的同族长辈,才能揍韩超一顿。

韩超走到胡昭身边,安慰道:

“昭儿,出身不同并不能限定一个人的天赋和成就,你写得一手好隶书,也熟读经史,日后也必定是颍川名士呀。”

胡昭边哭边说:

“我的天赋也就能写几个字了,你既能造纸,又能做出那些前所未闻的物件,还会琢磨出一些好吃的美食,我的天赋和成就必定比不上你,这怎么不是被出身所限定的啊。”

韩超转眼看到了站在一边的韩疏,便指着韩琉对胡昭说:

“昭儿,你看韩疏,他也是出身士族,字写得肯定不如你,经史也没读过几本,就连算数超过四位数都不怎么会算,你还能说是出身好就天赋和成就都好了吗?”

胡昭听到这抬起了头,看向了韩疏,又看了看韩琉,点了点头。

韩疏在一旁,满脸的无奈“少爷,你这么说可就扎心了啊。”

韩超又拉起了胡昭,问道:

“昭儿,你知道耿寿昌吗?”

胡昭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我在汉末搞化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