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3、大哥龙旂意外离世(1/2)
园田村没有小学校。当然就没有老师。占春提醒自己,记着记着,有空要找一位老师问问,芃字的意思。
不知不觉,金玉坐月子过去了半个月。虽然没有大鱼大肉滋补,但时不时婆婆能煮一两个鸡蛋给她补补身子,或者添加一些蔬菜,好的时候,还能吃几片豆腐,实在没有什么可吃,就喝水,喝盐水。总之,产后的金玉恢复还好,后来奶水也有一些,建苹和建芃总算也长了点体重,出生时每个大概只有三、四斤,现在可能每个有五、六斤吧。邻居过来一两次串门,看见金玉的婆婆做饭,忍不住赞叹几句。
“哎呀!金玉真有福气,婆婆照顾月子照顾得真好啊。”
“别家儿媳哪里有坐月子啊?生完没几天就要自己下床忙乎。”
“金玉真的是金贵命啊!”邻居还这么说。不知道是羡慕嫉妒,还是真心夸赞。
每回,金玉的婆婆咧嘴笑笑。她忘记自己刚从菜园里劳动回来的劳累和疲倦,拖着沉重的身子忙于做饭,有时候,婆婆还要去井边打水挑回家,公公又病了,下不来床,什么事也做不了。还得使劲儿省出钱来看病抓药,公公总是咳嗽,晚间更加咳得厉害。公公吃力地想撑起身子,他知道可能旧病复发了,他绝望地对婆婆说:
“怕是顶不住了。”公公的胡须长长了不少,不知道寿命会不会长长?公公想,这个要问阎王爷。
婆婆还能说什么?关于生死,能活过六十,在农村已经很不错了。这是自然的事,无法改变。有些人事,需要认命,婆婆相信命,一切命中注定。
金玉得知,想去看一看公公,婆婆却阻止着。
“不要去。你还在月子里,不要去。”
农村人,城里人,都是靠劳动,勤俭持家,只是付出的形式不同而已。如果哪天停止劳动,到了秋后,老天爷自动清账,没有收获,没有回报,懒惰是换不来粮食和粗茶淡饭的。婆婆忙完屋里的事,又去忙外面的事。这几天,金玉的婆婆明显感到自己的精力大不如以前,哪儿不舒服,也说不好,她感觉腰酸背痛,眼睛视线模糊,右耳还“嗡嗡嗡”地响,仿佛里边住着一架抽风机。
金玉心里好难受。占春早出晚归,不知道是参加集体出工了,还是有人请他去做房屋补漏。夫妻俩对新生儿到来时的兴奋、喜悦,减退不少。人嘛,必竟要面对现实,现实是,两个宝贝儿子需要奶水喂大,可偏偏金玉一个人给予他们太少了。
建苹和建芃睡觉的时间多,两兄弟头靠头很近,金玉舍不得分开他们。有一回,金玉把建芃放在床里边睡,建苹放自己身边睡,好一会,忽然,建芃“哇哇哇”地大哭,从出世,没见过建芃这么勇敢地哭,伤心似的,吓了金玉一大跳!她赶紧抱回自己身边,建芃便停止了哭声。
好奇怪,好神奇。听村里人讲,双胞胎最好不要分开,否则像灵魂和肉体的分开,他们心连着心,他们习惯了在一起,他们从在娘胎里就住在一起。
日子渐渐进入有序状态,虽然过得贫穷难熬,但必须继续。只是这种有序,谁也没有想到,很快在表面的平静底下,被一股暗藏的凶险波涛打破。
人生,最可怕的,是中途波折。
这天早上醒来,占春习惯性地看了看熟睡中的建苹和建芃,匆匆忙忙喝了点米粥,然后出门去了。
金玉心里空落落的。无端地想起了娘家。过去这么些天了,娘家人没有谁来看望自己和孩子,父亲炳德一个人过日子,身体怎么样了?大姐苾芬跟着大姐夫哲成去了几十里远的大山沟生活,他们有了三个孩子,肯定没有时间来。二姐采苓呢,读完中学,读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而且进了市纺织厂上班,不久也结婚了,听说二姐夫叫海云,在二姐厂里的职工医院当医生,他们更没有时间来看自己了。四妹雅南,五妹水湄,都还在学校读书,没有放寒假也是来不了的。至于大哥龙旂呢,他是读书人,读书读到外面去了,很小就离开父母离开家庭,毕业后,去到市里的造船厂谋事上班。
大哥爽朗的笑声,在金玉的耳畔回响。大哥英俊的面容,在金玉的眼帘浮现。从小,金玉十分崇拜大哥,常常在街坊邻里小伙伴那里,骄傲自满地说:
“我有哥哥,好高,好高。你们有吗?”
“哥哥还教我读书写字,背书,还教我唱歌,你们会吗?”
“哥哥最喜欢我。你们有哥哥喜欢吗?”
金玉永远记得,出嫁时,大哥人没回来,但寄来了一封信。大哥用毛笔写的小楷,字字刚劲有力,墨香悠悠。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
“结了婚,你就是大人了。在婆家要勤俭持家,尊敬长辈,做人要坦诚和善良。”
大哥在信中的口气完全一副长辈的样子。
当时金玉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她把信件当宝贝,珍藏起来。
回想起和大哥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明天就出月子的金玉对着手舞足蹈的建芃,笑出了声。
“快快长大哈,叫舅舅,叫舅舅啦。”
亲情,就是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滋味人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