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章 悲哀的科举(2/2)
端着酒杯站在他身旁。
“这位公子,叨扰了!”性情中人一拱手,一作揖,那风采,那气度,风神潇洒,焕若仙人。
黄巢赶忙招呼性情中人坐下,并示意小乙给他空空如也的杯中倒酒,心想:能结识这样的英雄,喝点酒,也是无妨的。
“在下江南东道余杭郡人士,姓梁名光道,字中甫,号江南居士,进京赶考已有近二十年了,不知公子哪里人氏,姓甚名谁,可是吾同道中人?” 性情中人并不客气,一屁股坐下,端起酒杯便一饮而尽。
“在下黄巢,河南道曹州人氏,进京赶考殆有十年矣,今日有幸与梁兄相逢,真乃三生有幸,敬你一杯。”
三杯两盏淡酒过后,梁光道醺醺然有些醉意,“贤弟,为兄痴长你十多岁,我中举人已有二十余载,进京赶考也有二十年了,竟然不得一次金榜题名,你说是不是我的才华不足,文章寂寂无名?”
“不是,不用看梁兄的文章,我也知道定然不是。”黄巢喝了口酒,“我所知道中了进士的大多是世家子弟,留给我们这样出身的机会怕是不多。”
“贤弟说得对,我少有才名,在余杭郡文名著于世,多少父老乡亲对我寄予厚望,可是我偌大一个年纪,竟然除了会考试之外一无所长,悲夫。”
“梁兄不必感怀,这次未必不能如愿。”
“我也不白喝你的酒,我把我二十年来科考的心得一一向你道来,愿贤弟早日高中,来拯救这个摇摇欲坠、糜烂不堪的天下。”
一提到诗赋文章,梁光道说起来头头是道,那神采仿佛是在给翰林院的那些新科进士们讲课,他气定神闲,举手投足间都是文章,直讲得晚星暗淡,灯火阑珊,时光飞逝,不觉已到夜中央。酒肆已经打烊了,店小二趴在隔壁的桌子上直打瞌睡,两人都起身,街上清冷得很,一轮下弦月挂在西天,黄巢把梁光道送到大街上。
“梁兄,不如我们结伴同乘去长安吧。”
“也好,贤弟,有劳了,我们几个考生从余杭出发,租了辆车,我回去和他们说一下。”
“明朝见。”
“明朝见。”
回到客栈,小乙便问黄巢,“公子,你真的要带上梁相公?”
黄巢点点头,“答应人家的事情,怎么好反悔?再说了,梁公子也非等闲之人,我在十年前,初到长安时便知道了他,他那时的诗赋文章在京城也有些知名度,但他恃才傲物,桀骜不驯,对一些权贵的拉拢嗤之以鼻,不知怎么的,就得罪了户部尚书还有大理寺卿,你说这样,他能考取进士么?我读的那本《诗歌文选》便是他编撰的,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我们当以才子的礼仪待之,不得怠慢。”
小乙嘟囔着,“我看他也在看那本《诗歌文选》,自己编的书有什么好看的?”
“咦,你倒是眼尖,我还没有发现。”黄巢笑着说,“明天见到梁公子不得无礼。”
翌日清晨,黄巢与小乙还未起床,店小二便来敲门,“黄公子,一位梁姓的公子前来拜访,就在楼下。”黄巢慌忙起床,洗漱停当,穿戴整齐,出门来见。
“让梁兄久候,甚是惭愧,请梁兄恕罪。”
“贤弟客气了,与贤弟同车前往长安,也是我三生修来的福分,有劳贤弟了。”
“梁兄客气了,到长安城的饮食起居都由我包了。”黄巢见梁光道连连摆手,便说:“我景仰梁兄是个才子,道德文章闪耀千古,梁兄就不必推辞了。”
“不瞒贤弟,兄弟我是囊中羞涩,也无法推辞。”
“君子固穷,梁兄不必介怀。只是小弟有一事不明,还望梁兄点拨一二。”
“贤弟请讲。”
“十数年前,我第一次到长安赶考便听闻梁兄的大名,当时的坊间传闻梁兄的文章才学可谓是天下无双,为何后来得罪了权贵,以至郁郁至今?”
“贤弟有所不知,当年的大理寺卿有招我入赘之心,只是愚兄打听到大理寺卿的独生女儿已经死了两任丈夫,传言都是被她毒死的,我哪里敢去,于是便回绝了大理寺卿,不曾想得罪了大理寺卿,也把自己的科考仕途之路彻底断送了。当然,愚兄当年也有了心上人,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心上人?”黄巢瞟了一眼梁光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心上人应当是来自于遥远的南国,一个比大理国更加向南的美丽国度,那里盛产美味的榴莲、山竹还有雾莲,我说得对吗?”
“你见到她了?”梁光道激动得过来拉起黄巢的手。
“我们一起到长安还有两三天的路程,而且,我们来日方长,听我慢慢道来,好吗?”
不想错过《春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