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老二和老八(1/2)
郑华强在南方城市转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省城。
毕业之后坚持留到现在的,现在还有老二、郑华强和老八在。
前些年还经常在一起的几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三人各安天命,要凑一起却也难,结婚生子之后,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家里。
老二是郑华强到大学之后见的第一位兄弟。
郑华强总记得第一次见到老二的样子,老二圆滚滚的脸,脸颊有些红晕,个子不高,匀称的身材,略微有点谢顶。
老二跟老四的关系较为密切,两人经常一起去图书馆,一起上自习。
老二在首次班会后竞聘了副班长,郑华强还上台帮忙拉了选票。老二当选之后也帮了不少宿舍大家的忙。
老二毕业后选择进军了房地产行业,当时房地产行业如日中天,老二起初是负责策划的,后来看到销售赚钱来的快,就转行做了置业顾问。
也是这段时间老二赚取了第一桶金,买下了第一套房。
老二后来跟着项目去了鄂尔多斯,这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羊煤土气。
鄂尔多斯是个好地方,但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太少,随着炒作的愈演愈烈,最终刺破了泡沫,楼市崩盘,老二也很快遭受了裁员,失了业。
老二很快回到了省城,当时二胎经济刚出来,教育行业方兴未艾。
老二抓紧修改了润色了一点点简历,后来又转战教育行业,老二表现不错,虽然几经波折,但也一路平步青云,升职加薪,还遇到了现在的媳妇,仿佛实现财务自由只是时间问题。
老二也在这年买下了第二套房。
可就在当年教育行业也突然发生行业环境变化,美股大跌,行业调控,老二一夜之间又失业了。
老二凭借自己的努力买了两套房,一套房子自住,一套改善,不巧第一套房地产开发商倒闭,证件不全没有发下来房产证,第二套证件倒是齐了,交房却遥遥无期。
如今第一套房子倒不用还房贷,证件不齐,但也无法出租和卖出,虽然几年下来房子已经升值。而且房子经常停水停电,居住体验很差。第二套房一直还着房贷,但却始终不见房子交房。
老二经常会提起高中时代追求自己的女孩。
女孩的父母在上海,高中毕业后就去上海上学了,对老二念念不忘,还几次三番来学校找老二,可老二当时觉得女孩样子不好看,就拒绝了。
老二时常会想,如果自己当时答应了,或许已经在上海过上包租公的日子了吧。女孩父亲是上海的土著,浦东新区拆迁,据说分了不少房。
老二说,自己当年怎么那么傻。
喜欢的女孩子没有追上,还丧失了当上门女婿的机会。
本来可以衣食无忧,至今却在为着每月如何还上房贷而苦苦挣扎。
可是谁能未卜先知呢,而且,就算能回到过去,保不齐自己还是如此的想法。
老八是唯一一个至今还在考公务员的兄弟。
公务员可能是郑华强所学专业的最对口方向,可是真正坚持的还是很少,除了个别真正考上的,大多还得加上本地的关系。
郑华强起初对老八的印象并不好。
因为当年有很多学生是从高中老师转学到西北的,到了西北后再考到同一个学校,录取分数线要低将近一百分。
这一百分郑华强多付出了一年的努力。
老八却轻而易举。
不过很快郑华强了解到,老八是初中就去了西北,老八父母是采摘棉花去的,后来去了几次之后就生根发芽,包了农场,扎根了西部。
老八家里有四个人兄弟姐妹,老八是老幺,也是唯一一个家里供出来的大学生。
老八跟郑华强有很多方面听相似的。
也在毕业后关系发展到最近。
大四的时候郑华强是准备考研究生,老大则忙着考证,而除了郑华强和老大,老八跟着几个兄弟在考公务员。
几人先是选调生,然后是国考,再然后是各地的地方公务员考试,天南地北的考,老八还做了攻略,把各地的报考政策搞得滚瓜烂熟。
不过随着失败的增多,面对着专业的限制,和几千比一的选拔,慢慢的大家都逐渐妥协了,开始逐渐放弃各谋生路。
唯一剩下老八。
老八先是考了村官,那几年大学生村官异常火爆,村官享有公务员加分的资格 ,这也给老八了渺茫的希望。
一考就是十三年。老八也马上到了报考的最高上限。
老八这几年自然也没有闲着。
除了考各地的公务员外,还跟几个朋友合伙做了一点小生意,主要是做素食餐饮,只需投资一定比例的金额,之后每年固定拿分红就可以了。
于是老八把几年来攒的钱和家里给的老婆本儿都投了进去,希望东方不亮西方亮,能有一份额外收入。
前两年确实还不错,餐饮店附近有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对每一个人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