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章 改变目标(1/2)
“走吧,姐得走了。”杨婉鸣看着小郭诉苦也有不短时间了,担心林班头看出什么端倪,小郭大人也恢复那贵公子的表情,“姐,你还没说你现在是什么情况,什么时候能来县里,咱怎么回去,我姐结婚我还得去背她呢。”小郭又想哭了。
“我的情况比较简单,”杨婉鸣想了想对他说“已经和离了,而且立了女户,以后你想办法把女户的这个税钱减一减,现在镇上租了一个小院,有娘家人俩弟弟,一个姐姐,还买了个小山头,这个回头和你说,最少半年,最多一年我能来县里,看你修路的情况。”
杨婉鸣自从知道县老爷是小郭,自己的双穿男主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计划要变一变了,原来的打算只是想在镇上发展一下,当然挣够退休的钱,还是打算田园生活去钓鱼,然后每年旅行一次。这也是自己前世的愿望,虽然没人陪着,但是还是想这么做。
如今有了小郭看样子他的生活还是充满了危险,自己带的人同在古代,怎么也得保护他的安全,而且他现在是知县,自己能做的事估计更多了点儿,杨婉鸣从来就不是一个混吃等死的人,不然当年那么多工作也不会选择扶贫,她和小郭不一样,小郭是为了镀金,她当年是心甘情愿,只是因为孩子上学才打算调动工作,小郭虽然是个沙雕官二代,但是心善。
杨婉鸣给了他一个安慰的眼神,林班头走上前,“林头儿,麻烦你安排请杨姑娘吃顿饭,然后把她送回去吧,希望杨姑娘再接再厉,有机会本官会去尝一尝杨姑娘的拉面。”
郭大人安排林头请杨婉鸣吃饭,他觉得他还是不行,至少现在身边不知道那些是自己人,哪些是二叔派过来的。半年时间,自己至少要先适应,然后把自己身边清理干净,八遍的甄嬛传不是白看的。
“林叔,咱回家去吃吧,侄女给您露一手。”杨婉鸣也知道林班头也想知道自己和郭大人说了什么,爽快的跟着林班头回去。
杨婉鸣也没有食言,回到林家亲自下厨给林头夫妇、小林冲、林二郎、做了一桌菜。吃的林头都不住点头,杨婉鸣也给他们展示了一下发面能做的一些面食,包子、馒头、花卷、发面饼、发面丸子,杨婉鸣说郭大人主要是问了问发面能不能推广,然后让林头想办法推广一下,“林叔,其实说起来这个推广最容易了,只要能保证面发到都是原来一倍大,里面全是丝窝就行了,泡在温水里用这个温水和面,很快就能开,推广也简答, 去各个镇上的磨坊教会他们就行了,只要真的有好处,不用咱费多大力气他们自己也都能学会了。”
中午吃完饭,杨婉鸣就打算回去,不过还是写了一封信请林班头转交给郭大人:“林叔,我二弟在镇上读书,为了督促他学习,我和大弟俩人每天都陪着他复习一遍,这段时间倒也会了不少字,郭大人想让我给他说一下注意事项,我想起来有些没说全,又写了一点,麻烦您转交。”林班头一开始对杨婉鸣感谢是因为确实这个发面馍有好处,忽然反应过来这才认亲有多久,都能会写字了?这女子应该也是绝顶聪明,如果学认字真的那么容易咋读书人这么少,一开始帮个小忙,可能还真的结了大善缘。
杨婉鸣自从做好鹅毛笔以后,几乎是每天都写日记,除了担心自己会忘记很多事情以外,还是以前养成的习惯,但是以前有手机能记录,现在只能用笔。
用纸缝了一个小本本,随身携带着。现在这封所谓的写给郭大人的信也只是从小本本上撕下来的一页而已。主要内容有俩:一、先苟着,直到把身边的人清理干净;二、搞卫生,县城那些破路又脏又乱,找个人负责搞卫生,不要分工不明确。
不搞大动作先搞卫生总符合贵公子的做派吧,郭大人一看,也是极为欣喜,眼下倒也刚开始收麦,接着就是收田税,衙门里怎么分派的,正好问一下林班头,自己身边除了当时救了自己一命的小宋,其他人还真不知道谁能信任。
小郭身边现在有随身侍卫六个,都是家里派来的,小宋最老实,不然也不能因为救命恩人杨婉鸣没开口就认为人家是哑巴,还有亲哥俩的一对兄弟,哥哥长的有点平凡,弟弟却是帅的惊人,有机会一定要让鸣姐看看像不像年轻时候沈腾。有什么需要跑腿的都让王沈腾去,哥哥叫王财,弟弟叫王福,这名字一听就是亲爹给起得,小郭心里叫人家王沈腾。
林班头说今年还是按照去年的记录征收田税就行,各个镇上摊派的粮食都是按他们以前上报的亩数来的,小郭一听:“这亩数是何时报上的?”林班头一听,果然,小郭大人真的很老练啊,:“回大人,是十年前的县令带人丈量的。”
“麦收是来不及了,等到秋收之前一个月,咱们再去量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暂时你和王财王福领着几个人去把东街和北街的卫生搞一下,到处都是脏的不行,不太像样子。”小郭大人准备先把林班头用起来。
“你们弄好后,你看看找个大家都比较犯怵的人,让他把那条街的卫生管起来,你们划定好垃圾倒哪里去,屎尿怎么处理,给他一个月发和差人一样的钱,让他管着,但是不要给他罚款的权利,就是维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扶贫女干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