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章 贡院送考(1/2)
科举取士,是每个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梦想,但是八股取士封建礼教,把人折磨的近乎发疯。不过还好,大齐科举考试只分为两个部分:京举和州举。
普通人只要通过州举,便有入京参与取士的资格。
通过州举的人被称为“备吏”,通过地方举荐,也有成为官员的资格,只是没有京举那么稳定罢了。
礼部贡院门口乌央央的站了一层又一层的学子,他们有的经过三年甚至数年的备考,有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人,可他们这央央三万人之中,朝廷只取前130人,竞争之烈,可见一斑。
贫穷一点的外地学子只能挤在后头,富裕一点的大家子弟就坐在前面暖融融的马车里,但即使这样,还是要经过唱名这一阶段,所以,不论是否靠前,都得老老实实在后面等着,差役会连续唱名三次,如果三次以后仍然不到,那就视为缺考,取消今年的资格;饭食由礼部提供,如果自带饭食,会被视为作弊,亦取消今年资格,被发现作弊也是一个下场。
寒风呼哧呼哧的吹过每一个人的脸,贫穷的学子们只能使劲揉搓,来抵御寒冷,富裕一点的子弟戴着手套,还捧着个小暖炉,就等着进去了。
一顶华贵至极的马车引起许多人的注意,令无数被早寒冻得瑟瑟发抖的学子们羡慕不已。
杨顼努力的朝双手哈气,想获得一点温暖,抬头四望:除了密密麻麻的人头和突兀的车顶,就只剩下面前威风凛凛的大院了。
杨旭的家境也只是温饱之家,无法像他人一样在京租个小院不受打扰的温习功课,也就只能租租客栈,更别提考试之时还有专车相送,他也注意到了那辆华丽的马车,心里羡慕的同时,又升起一丝骄傲:未来的我,必定是身坐此车,出入宫门,在庙堂之上指点江山。
还在愣神之际,只见那马车的车帘被掀开,一个圆滚滚的少年朝他挥手,对他喊道:“杨兄,快来这!”
杨顼愣了一下,这不是施阶吗?自从上次江月坞诗会之后,他俩也算是相识了,因为年龄相仿,经常在一起谈经访道,桓王后来还组织了好几次诗会,除了他俩之外,还请了许多名家大儒,他俩也算是受益匪浅,因为临近科举,所以说这几天没怎么见面,却没想到他家境如此殷实。
杨顼也不是那种矫情之人,见他招呼也就主动过去,握住他的胖手说:“施兄,看不出来呀,家底如此厚实。”
施阶连忙摆手说:“诶,我家境哪有那么好?这次是借花献佛。”
杨顼听了他的话,疑惑的上车,可掀开车帘一看,瞬间明了。
夏涵身穿大氅,手里捧着一个小铜炉,坐在车中主位,正微笑的看着他。
杨顼惊喜不已,开口道:“王……”
还没说完,夏涵便将手指贴在嘴唇处。
杨顼连忙改口:“王……王兄。”
夏涵旋即露出一个肯定的笑容。
杨顼也笑了起来,挠挠脑袋上了车,夏涵将手里的暖炉放下,掀开盖子将里面快要燃尽的火炭重新扒了扒,随手添了几块炭。
杨顼还拖着车帘,一股寒风吹来,将小炉吹得火星四起,夏涵遂笑道:“杨顼呀,你要是再不把车帘关上,恐怕就要让本王这车起火喽!”
杨顼一听急忙将手松开,尴尬的摸了摸鼻梁。
夏涵就如同为富家子一般,褪去蓝底蟒袍,摘掉金仪冠,身着简雅,朱唇玉面,端的好相貌。
杨顼对夏寒亲自来送考是受宠若惊的,毕竟关系如何好,也终究是有身份之差。
天子之后,王爵为大。杨顼现在就是个备吏,也就比白丁稍微好些罢了。放在平时,只能是他们这样的人主动去巴结夏涵这样的王爵,哪轮得到他亲自来与他们相交?
贤士尚且不与,而况王爵乎?
杨顼也深知此理,就算是再怎么年少轻狂,恃才傲物,也早该明了。
于是道:“殿……王兄,我等科举,何劳您亲自来送举,我们自己进去也就是了。”
夏涵只是轻笑一声,答道:“呵,科举者,事关国家命脉,较于兵事,乃国家长久之计,当年太宗皇帝令太子主持京举,更是亲自出殿试题,我为宗室,德行何敢逊于族辈?”
杨顼与施阶只是笑笑,还有些局促。
夏涵又道:“且你们二人都是京举的热选之人,更是更始年首场科举众学子的表率,这京举除了场内的百般滋味,还有暗处的腌臜之物,不可不防。”
二人点点头,的确,往年不乏有在开科前名气不俗的学子在检查中被人暗地里塞些纸条什么的,最后百口莫辩,毁了大好前程。
他们自己虽不清楚如何吃罪于人,但若是锋芒太露,难免遭人嫉恨,所以还是防着些好。
三人还想再说什么,忽的“吱呀”一声,贡院大门缓缓打开,从低处望去,隐隐约约似透出光来。
已等候许久的学子们纷纷抬头望去,目光炙热的盯着,更有甚者在后头连蹦带跳,只为亲眼见证贡院打开的一瞬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齐第一权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