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5章 发现山洞(一)(1/2)
张信抬头看了一下面前的山,由于视觉上的原因,看上去它和西边的落鹰山似乎贴在了一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线天。
他在这儿停了很长一段时间,始终不见有人到这边来。这证实了他的判断,这个角落在岛上是最不受欢迎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是没人到这儿来的。
他不再犹豫,找了一个看上去比别处容易攀爬的地方,开始了对山的征服。
张信确实是个人才,他技艺全面,除了拳术,器械外,民间许多古老的技艺,他都练过。尤其是一种叫做壁虎游墙功的功夫,更是练的炉火纯青,堪称一绝。
壁虎游墙是轻功中的一种,它练的不是腾挪跳跃,练的是四肢在墙壁上的吸附力。
练这种功夫,有难度,更需要时间。
开始练时,选有坡度的墙面,并在腿上绑上沙袋等重物,爬上爬下。随着练习的深入,墙壁也开始逐渐陡直。
练功者背靠墙面,用脚后掌的挂劲,及手掌的吸附力,在墙上以不掉下来为目的,也可正面贴附墙面游动。
远远望去,人在墙上,就像一幅画,所以除了壁虎游墙功之外,它还有另一个名称:墙上挂画。
等练功者使用的墙壁全部成为直角,腿上的负重增加到一定重量,仍能匍匐在墙上运动自如时,恭喜你,这时你的功夫就练成了。
取下腿上的负重后,你就会身轻如燕,在墙上可以像壁虎一样任意游动,再高的墙,对于你来说,都不是障碍。
但是练这项功夫很费时间,没有十年的苦练,你将一事无成。
而且实用性不大,除非你想成为汪洋大盗,打紫禁城的主意,否则这功夫真没有多大的用处。
这也是这套功法在华夏大地上没有普及的原因。
到了明末清初,这套功法在民间几乎失传了,会此功法者,全国也没几个人。
就是张信,也后悔当初练此功花费了那么大”而现实中却这么不实用。
即无助于阵前搏击,也远不如一纵数丈,蹿房越脊那么好用。
趴在墙上,像蜗牛爬行,急死个人。
直到面对这陡如墙壁的山体时,这壁虎功才终于派上了一回用场。
只见张信背贴墙壁,四肢并用,向山上爬去。
对于一般人而言,这山是陡峭。
对于会壁虎功的张信来说,由于山石表面十分的粗糙,攀爬起来,要比爬粉涮过的墙壁,容易的多。
功夫不大,已爬了几十丈高。
这时候,往下看,是湍急的河水,往上看,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爬到这儿,手臂发酸,腿部发麻,已经很累了,但又不能停歇。
一则这儿风很大,一不小心,会把人吹走。二来,光秃秃的山崖上,也没有歇脚的地方。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除了攀登,还是攀登,没有任何的选择。
只是由于体力的问题,爬的越来越慢。
这时太阳从峡谷里照进来,这是在提醒他,现在是晌午了,是吃午饭的时候了。
抬头看了一下山顶,仍高不可测。
没有食物的补充,身体还真受不了。爬山,拚的是体力,所消耗的能量,超出你想象。
就在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右上方,有一簇藤木,在风中摇摆,似乎在向他招手。
按照经验判断,有藤木生长的地方,都是陡度不怎么陡峭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上去落落脚,歇息一下总是可以的。
他马上改变爬行的方向,向那个地方爬去。到了近前,才发现并不是野藤,而是一枝龙形怪松,忙伸手抓住了树枝,一纵身,跳上了树干。
怪松树干先向前平伸,之后又开始向上生长。由于生长环境恶劣,长成这样,不知经历了多少年岁月。
张信站在树干上,见树扎根的山崖上,向里出现了一个凹槽。
凹槽的进度很深,黑乎呼的,看上去是个洞,这个树就生长在这个洞口边。
张信很好奇大自然的神奇,这么恶劣的环境,竞然有树选择在这儿生长,可见生命是多么地不易。
他抚摸着松树,进到了洞里。洞口并不很大,以致在下边根本看不到它的存在。
但是洞内部却宽敝,而且一眼看不到头,不知通向那里。
他还发现,洞口有明显人为修整过的痕迹。
为了验证真伪,他再一次对那些痕迹进行鉴定,确信是人为的。
你可以想象张信的吃惊程度。
能不吃惊吗?是什么人修理了这个半山腰的山洞?他们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他张信可以用壁虎游墙的神功爬到这儿,但也并不是天下所有人都会这功夫。
他朝对面看了一眼,离对面的山不过十丈。
好象对岸的落鹰山,中间有一个黑呼呼的阴影,高度和这个洞几乎持平。看上去也是一个山洞,张信为这个发现实激动不己。
他对这一现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无敌侍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