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7章 先天之神,上帝之孙(1/1)
常言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二郎神的“晋升之路”,成也美少年(形象),败也美少年!
二郎神曾与关羽、真武平级过,结果后面,关羽、真武都被追封大帝、帝君了,其神位却无太大变动。
于此期间,“赵二郎”应运而生!
形象为青年雅士的赵昱,其兄赵冕,其师李钰;是宋儒王铚托古柳宗元,采纳《龙城录》中“赵昱斩蛟”典故,结合灌口二郎信仰所创。
“赵”,是两宋的国姓。
面对这么一位赵姓神仙,宋朝的官员们自是少不了阿谀逢迎、连拍马屁,借机讨好“官家”。
如此一来,哪怕“李二郎(李泰)”才是官方正统,可对国姓的“赵二郎”,官方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加上“赵二郎”的故事中,有着拜师青城学道的经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道教的追捧与接纳。
于是乎,就有了儒家“李二郎”,道教“赵二郎”的说法。
又因“赵二郎”是当时“国姓神”,加之相较于“李二郎”,祂多了些许修道元素与传奇色彩,故而,在民间某一时期,广受追捧。(诸如:与关羽并祭,与真武并称“南北水神”等)
并且,成功取代“李二郎”的地位,成为当时民间“二郎神”信仰的主流。
随着宋朝灭亡,赵姓二郎神为元朝官府所不喜,官方主推“李二郎”,但民间“赵二郎”的热度不减,差不多持续到明初。
不过,由于明朝的建立与兴盛,让民间“唱反调”的“民族情节”丧失,于是乎,“赵二郎”的民间地位,被新产生“杨二郎”所取代!
“杨二郎”,最早出自西大乘.教的《二郎宝卷》,其官方推崇者,为明朝李太后。
此版本,二郎神母云花,父杨天佑,外祖父玉帝,外祖母王母!
故事中,杨二郎担山赶日,采取五样香,熬成灵丹救醒母亲,最终母子团聚,圆满结局!
(ps:云花公主〖或云台三公主/白莲三公主/莲花公主〗:玉帝、王母之女)
(⒈老版二郎救母,将云花压在山下的是猿猴行者)
(⒉新版二郎救母,是因为白莲三公主在江边洗衣服,污秽沾染了五湖四海长江水,结果,就被东海老龙王上天给告了,无奈玉帝只得令天兵天将缉拿,关在了桃花岗;期间,玉帝并未派所谓十日暴晒白莲【玉帝晒死二郎神母亲的说法,为现代网络产物】)
【豫章当地的民俗传说】:
清源(二郎神)是玉帝的癫外孙,他将日、月摘下,放进荷包里,自此人间不分日夜;玉帝不明何故,一问才知道——
这是他外孙清源搞的把戏,于是他让清源把日、月拿出来;结果清源在地上滚,耍赖就是不愿拿出。
玉帝则骗他说:“日月在身催人老。”清源怕老,就急哭了。
见状,玉帝赶忙哄好道:“小清源,如果你把日月拿出来,我就许你年年十八岁,每年都能过两个生日。”
可见,古代民间的看法中,玉帝对二郎神这个外孙,是极为宠溺的……
至于《西游记》中二郎真君的设定,则为杨二郎版本的衍生,且明清时期,民间还流传着“二郎神为玉帝之甥”的说法。
这里面,二郎真君父杨君,母玉帝之妹,舅舅则为玉帝……
上述“李、赵、杨”三位灌口二郎,亦是清朝主流的三个版本,且各地二郎信仰中,大都将三者视为一源,甚至许多地方,分别立像三座!
说完二郎神的“凡人版本”与“半神版本”(后成神另算),再说其天神版本。
《昭惠灵显王感应碑记》载:“夫昭惠灵显王者(二郎神),爰自蜀川,乃象帝之裔,先天之神也。”
何为“象帝”?
象帝即宇宙之本源,万事万物之主宰,即上帝。
众所周知:華夏神话中的上帝,可不止昊天一位,那么,这里的“象帝”指谁呢?
一,昊天上帝;
二,玉皇上帝;
三,颛顼上帝!
昊天上帝释为象帝,想来原因不用过多解释;而说玉皇上帝,则是因为此碑刻于宋朝,民间的老天爷,当时正是玉皇上帝。
至于说象帝是颛顼上帝,则是因古典文献学与训诂学。
蜀地神话传说中,灌口二郎是川主,其前身疑为山河湖海之主(社主)——大禹的神性分化。
不想错过《国运擂台:这些神祇我全认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