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喜获丰收(1/1)
时间如白驹过隙,十余日转瞬即逝,陈兴迎来了农作物的丰收。
一日艳阳高照,陈兴集合所有领民,包括土著俘虏,举行盛大的开镰仪式。
以玉米杆结扎高台,以稻谷、玉米、土豆、红薯作为贡品,礼敬社稷之神。
全员叩拜,并将农神订为举国祭祀正神,订万年历二月二,及十月十为农神祭,全国大祭,祭品为谷物制品。
及耕种与收获之时,行国之大祭,礼敬正神,祭品为各种谷物。
陈鑫亲手割下第一把谷物,掰下第一根玉米,刨出第一株土豆,挖出第一颗红薯送上高台,持三柱清香,启农神首祭。
后军队、船工、移民,甚至俘虏各派一人持香敬礼。移风易俗,聚四方之人合为一体。
欲亡其种族,必先毁其史,忘其文。想要同化他族,合为一体,同样必先同文同信。
我们的老祖宗秦始皇,早已经给出了我们最标准的答案:车同轨,书同文。
陈兴在后续还会展开一系列的造神行为,在合适的时间,创造一个独有特色的神系,成王国正神,载王国的信仰。
作为穿越者的灵魂,自然是知道信仰的必要性。
信仰承载其精神希望,约束内心的行为道德。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魔鬼,无信者会唯利是图,突破各种底线。
农神祭后,开始了紧张的抢收运动。
先从沿河的水稻田块开始,毕竟谁也不知道南玄武洲的气候如何。
虽然在前几个月里还算得上是风调雨顺,种植前期雨量充沛,后期艳阳高照。新几内亚岛的热带雨林气候,谁也不知道何时会变天。
如果,突然的变天引起洪涝灾害,沿河两岸的稻田就像是第一批受灾的目标。
这一日,南玄武洲所有成年无论男女老少皆齐聚于农田。
一日之间,收割初期开垦的一千余亩土地的水稻。
利用陈兴于前十天里自己手绘,让船工们赶制的近百台简易手工脱粒机。终于在月上黄昏完成了水稻的脱粒收成工作。
为了晾晒初期收获的谷物。在陈兴回来的当日,就对船工瓦匠们布置了任务。
利用曾经未曾忘却的简单化学类知识,以石灰石、黏土、石英砂在石灰煅烧窑中,以煅烧石灰的方法、温度进行煅烧得到了水泥。
船工瓦匠们加班加点烧制简易的水泥,终于在十日内,利用煅烧的水泥,混合砂石,在城墙之内浇筑了近两万平的水泥地面。
第二日,老天爷依旧赏脸,又是一个艳阳天。
铺晒在水泥晒场上的新收水稻,在三十多度的艳阳下,被烘干水分。阵阵稻香,从晒场上传向四方。
微风中的阵阵稻香让建业城的民众非常的安心。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以前也有陈兴外出采购的食物,但毕竟不是自己手中的,难免有所忧虑。万一被别人封锁怎么办?
现在可以粮食自产,这种忧虑暂时算是远离而去了。
一日的暴晒,让收割的水稻基本上控干了水分,可以进行短期的储藏。
即便遇上阴雨连绵天,也不怕会吃谷芽糖。当然要长期储存的话,还要翻晒一两天。
选取了一半的谷物暂时称量入库,另一半的谷物,明日继续翻晒,争取尽快晾晒到可以储存一两年的标准。
一半谷物称量的结果大约有三十万斤,也就是千余亩的稻田收获了近六十万斤谷物,亩产近六百斤。
这个产量让陈兴暗自心惊。这个收成可以保证现在陈兴的领民三个月的粮食供应了。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茬,初期开垦的千余亩稻田,后续开垦的良田还有近三千余亩。并且陆续已经播种好,后一茬的收成就在一月后。
后续还有在较远离河道的地方种植的玉米、土豆、红薯。这样算来,已经算得上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
要知道,现在的土地可是第一年种植的生地,亩产必然不可能达到最高产。现在能达到七成的收成就已经算是顶天了。
如此算来,成为熟地之后,可以亩产近千斤。
果然不愧为火山带上的肥沃土地,要知道现在可没有杂交水稻,神州的土地精耕细作之下也就六百多的亩产水平。
这简直就是天选之地,继续加深了陈兴深度开发占领南玄武洲的决心。
如此富饶之地,便宜了那群可能都算不上是人类的土著,太暴殄天物了。
不想错过《王国之路:从世界第二大岛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