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章 如何处理军民关系(1/2)
献清放下糕点,站了起来,一不会儿,一群人就到了献清所在的树林前,刘春虎上前喝道:“什么人?”
众人人听刘春虎一声大喝也是吓一跳,只顾着眼前的事了,哪里想到树林中还有人休息,一看还都是制式军装,更是吓一跳,没人敢说话。
献清一看这些人并没有携带武器,便伸手拉来挡在自己身前的侍卫,向前几步,一看这些人,有的穿着守备营的军士服,有的则是百姓打扮,便开口问道:“你们何事推推搡搡?”
百姓中领头的一个大约五十岁左右,脸上有一道刀疤的的男人站了出来,看了看献清,拱手说道:“这位贵人,在下永春县大榆村村长,我等一行人前往县城找县令大人评理去!”
“评理?有何冤屈?说来听听?”献清问道,村长犹豫了,还是说道:“朝廷下发了屯田令,县守备营派了一个小队帮我们大榆村挖水塘,开荒地,本来我们都感激不尽,谁曾想这军士竟然人面兽心,趁夜翻墙进入我们村李寡妇家,意图不轨,幸亏被我们发现,可他抵死不认,非说是两情相悦,我们气不过,正拉着他去县城见县令。”
被拉扯的军士一听村长说完,急忙解释道:“你胡说,我与李家小娘情投意合,我们约好了昨晚见面的,她哄孩子忘了时辰,我情急之下才翻墙的,我不是意图不轨!”
献清看这军士不像说谎,也不像恶人,能进守备营的都是身家清白之人,大燕朝尚武,没有那么多贞洁观念,你情我愿也是可以理解的。
献清想了想,这事还需要问当事人的意见,便转头对刘春虎说:“派两个人骑我们的马,去请永春县县令和县守备营校尉李洪海,我们去大榆村等着,去吧!”刘春虎领命去安排了。
这边的几个军士和百姓一听能随便叫来县令和校尉,立刻吓到了,都不说话了,献清向村长说道:“走,带我去看看你们村的屯田。”说完抬脚向西,顺路就走,侍卫们立刻分两批,一批向前探路,一批跟着献清,村长军士等人立刻跟上。
步行约七八里路程,已是汗津津,路边出现了两个大水塘,阳光照在上面,波光粼粼,献清走下路到水塘边蹲下,捧了一捧水,洗了洗脸,被太阳晒温的水洗的非常舒服。水塘的周围都是刚刚开挖的荒地,青草被翻盖在下面,,再远一点醒哈,是早些时候开荒土地,已经种上了农作物。
献清起身继续往前走,前面已经能看到村庄,听到鸡鸣犬吠,这里应该比常威家的村子大了不少,靠近皇城只有半日路程,也算是大村子了,来到村东面的一片晒谷场,找了一棵大树下坐着,转头对村长说:“劳烦去把李寡妇叫来。我有事问她。”村长安排了人去叫。
献清打量了一下晒谷场周围的建筑,土木结构居多,比常威村上的土草房看起来要富裕不少,于是开口问村长:“劳烦问一下,贵村从接到屯田命令以后开荒多少,建水塘几个?”
村长看了看身后的几十个侍卫,还以为是皇城里来的主事,想了想回答道:“上个月,县里通知屯田开荒,我们村选定了村东面的荒地,县守备营派了一个小队隔两天来帮忙一天,我们挖了四个水塘,开荒了六大块地,有四块已经种上了菜,等村里的夏粮收了以后连同这六块地一起种植,县里还送了鸡鸭鱼来让我们养着。”
献清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这六块地,若三年内按照三成上交,七成自留,三年后,四成上交,六成自留,你觉得如何?”
村长想了想,回到道:“以前的地都指望夏天的收成,冬天没水,收不了几担粮食,现在有水了,收成会好很多,六成自留,也能够吃饱饭了,此外我们会给守备营送点粮食,鸡鸭,毕竟他们也是出力了。”说完看了看边上的几个军士。
献清听着村长的话,心里慢慢的盘算着,若是燕州各建州都能如此,明年的这个时候,夏收过后,各县守备营就能自给自足了,狼谷关和虎庸关的七八万大军应该就能养活了,那个时候就不用看六家脸色了。
正盘算着,有村民叫来了李寡妇,手里牵着一个四五岁,光溜溜的小男孩,献清转头向常武要来包裹,从里面拿出几块糕点,递给小男孩,小孩流着口水怯生生的不敢向前,献清笑了笑又往前递了递,小男孩向前两步,一手拿了一块又迅速的退回到母亲身后。
献清拍了拍手上的残渣,对着李寡妇问道:“你男人是怎么死的?”李寡妇看着衣着丝袍的献清,又看了看身后威武强壮的侍卫,慢慢的跪下来,回答道:“孩子他爹三年前跟别人一起去琼州贩卖草药,因得罪了州府老爷,被打了一顿,回来后几天就不行了。”
州府老爷?琼国公?一个国公跟一个卖药的置气?那是不可能,应该是有人仗着国公府欺压良善了。献清想了想就做出了判断,这时村长开口说道:“之前我就劝过李家大郎,那江南几个州,人心不似我们燕州善良,见利忘义之辈比比皆是,他就是不听!”
献清一笑,这个时代也有地域歧视啊!转头向那个被拉扯的军士问道:“你和她好了多久了?”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求生在大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