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71(1/1)
在盒子上刻有一条水位线,只要按照这个水位线加水就不会过量。为了让水蒸气有可以散逸的出口,盒盖上还开有一个排气口,在实际操作中,士兵可以将装着汤、果汁或者茶饮的水杯放在这里,用蒸汽为它们加热。
整个无焰加热器的重量为89克,其内的三包发热包每包净重则为93克,考虑包装,整个加热包的全重为380克,其重量要比德军晚餐包还重,重量代价较大,但是比起德军的火炉-燃料片加热模式,这种加热方式在大风、降雨等极端环境下的效果更好,可靠性更高,又因为可以同时加热主菜和饮品,这样便能够让食物同时加热完毕,不存在一个刚热好另一个却已经凉了的问题。
无论是早中午餐,契丹野战口粮的主菜都是一份炒饭罐头。自从1860年代末建立起第一家罐头工厂以来,契丹的罐头便在军民各界广受好评,仅野战口粮中的炒饭罐头就有超过200种,它们每份的净含量为300克,配用的易拉马口铁包装盒重量则为64克,另有一份连包装重84克的五香牛肉干,这牛肉干最是令德军青睐,因为通常3斤鲜牛肉才会出1斤牛肉干;在饮品方面,早餐搭配的是茶包,午餐晚餐则是脱水的浓缩汤;在餐后水果和甜点方面,有一份10克重的葡萄干、两块10克重的巧克力和一份30克重的“能量点心”——这是德军的叫法,它实际上是一种带馅的月饼类食品,但是用油用糖要比一般月饼更多,每克能够提供5.5个大卡的热量,能量密度堪比巧克力了,而在餐点之后则有一块约3克重的木糖醇用来清新口气,这一手还是和德军学来的。
最有特色的还要数每个餐包中配用的餐具,那不是德军熟悉的勺子,而是两根各重4克的竹棍,唤名筷子,要吃主菜就全靠它了,不过使用筷子需要较高的技巧,初次接触之下绝大多数德军都不习惯……
平均而言,每个餐包的净重都达到了约530克以上,考虑加热装置和外包装,每一份契丹野战口粮的净重为近2千克,但是它所能提供的总热量高达3850大卡左右,这已经相当于较高强度体力劳动者的热量所需了,也就说,即便是在较高强度战斗条件下,士兵也可以依赖这种野战口粮持续维持体能。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的话,那就是它的重量略重,且每餐仅仅配有一张轻薄的、仅重1.5克的餐巾纸,并不能解决如厕的厕纸问题,相比之下,德军的05式口粮中合计有多达13张3克重的卫生纸,厕纸的问题也就包含在内了。
不过瑕不掩瑜,因为主菜味道好,用料足,口味多,几乎所有第一次接触到他们的德军官兵立刻就喜欢上了它。而除了这种口粮之外,契丹军还列装了一种加餐餐包,顾名思义,这种餐包通常作为超高强度作战时配合野战口粮配发的加餐或者是零食,也会在进行重要战役之前作为鼓舞士气的物资发放,或者作为一次关键战斗胜利后的犒赏。它连带包装重约500克,里面有150克人见人爱的牛肉干,净含量200克的水果罐头,还有四样可口而较耐储存的点心,总热量超过1200大卡,配合野战口粮每天便能够提供超过5000大卡的热量了。
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之后,在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后勤部门想法设法从契丹订购这种标准的野战口粮,因为它们能量高、营养足、选择多、用料好,甚至可以作为平时的常供食物提供,不过根据德军的餐饮用具习惯,将其中的一次性竹筷换成了一次性木勺,并且将卫生纸换成了德军惯用的制式,还对包装进行了进一步轻量化设计,并且按照德军习惯将菜单抹去,改进后的这种“德军特供版”野战口粮重量依旧不足2千克,但是依旧比德军的05式略重,不过它的体积控制较好,德军的制式干粮袋中依旧可以在容纳三日份之后再装2日份的应急口粮和其他杂物。
战后的统计显示,在一战中德军先后收到了约1亿份这种野战口粮,另有约2000万份加餐包,基本上每个参加过一战的德军都享用过它的美味,而战争期间契丹方面接到的订单总量超过2.5亿份,除了因为战争结束而取消的3000万份订单之外,剩下的约1.2亿份都因为英国的海上封锁或是其他种种原因而未能交付。
干粮袋和野战口粮属于是“基本生活负重”的一部分,这部分的重量还包含有雨具、睡袋、个人清洁用具和绳索。
德意志地区的武装力量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装备有雨具了,在德意志统一之前,各邦军队配有式样迥异的雨具,至少有超过10种制式的雨伞和雨披,在统一之后,德国陆军试图统一雨具的制式,不过在相比于其他更加棘手的问题,雨具相对而言属于是重要性较低的了。
在1890年代,德军列装了“军用防水布”,
不想错过《威威一笑,世事难料》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