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章 山贼(1/4)
这是一座在山脚下的村落,头上就是一片片连绵不绝的山脉,看这地势应该不是在都城汴京附近了。
根据韩安安所说,这里是太原府的忻州。尽管当时已经有了预感,可亲自听到时,李飞的小心脏还是打了个抖。
天哪,在哪里不好,偏偏在太原府,太原西北重镇,只要此城一破,那么前往汴京的路基本上没有什么阻碍了。历史上金兵分两路进攻北宋,东路军直逼宋都汴梁,西路军由完颜宗翰率领,沿大同、朔州一路,试图攻取宋朝山西重镇太原。河北河东宣抚使童贯就在城中,闻听金兵大举来攻,立即弃城而逃
好在太原知府张孝纯、宣抚司都统制王禀,都是忠心耿耿的大宋忠臣。童贯虽然一走了之,张孝纯和王禀却决定留下来,与太原城共存亡,誓死抗击金兵。二人身先士卒,日夜坚守城头,修缮城池,打造军械,督办筹集粮草,日夜与金兵鏖战。在他们的指挥下,太原军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打退了金兵一次又一次进攻。
但太原城中毕竟兵力和粮草都很有限,在金兵长达半年多的围攻中,士卒死伤严重,粮草日渐耗竭,局面岌岌可危。宋钦宗深知太原是西北重镇,与汴梁互为犄角,有太原在手中,金兵就不敢全力南下攻打汴梁,于是不惜血本调集重兵,前去解救太原之围。北宋三大名将世家,都在此战中悉数登场,同台竞技。
宋朝著名的折家将领军人物折可求,带领2万精兵,从岢岚、天门关、松子岭挺进太原。折家将世代为宋朝镇守西北长达百余年,在与强敌西夏的战事中尽显雄才,历代名将辈出,被宋朝皇帝视为西北长城。
但这次折家将却威风不再。折可求在交城之战中被金兵击败,退屯汾州。次年七月,在宋钦宗一再催战下,再次领兵北上,结果在文水县两次被金兵击败,损失惨重,无力再战,只得领兵仓皇退回府州。随后的靖康之变中,折可求眼看宋朝大势已去,居然投降金国。
宋朝另一个名将世家姚家将也参加了援救太原之战。姚家将的领军人物是姚古,姚古之父姚兕、祖父姚宝,姚古之子姚平仲,四代人都是北宋西军名将,是宋朝抗击西夏的骨干将领。姚古领兵增援太原,在隆德府小胜,但紧接着又在盘陀大败,从此畏敌如虎,迟疑观望不敢再战,最终狼狈撤回,被宋钦宗撤职查办,发配岭南。
宋朝的种家将也参加了此次太原保卫战。老将种师道白发苍苍依然不减当年,他坐镇汴梁,多次向宋钦宗提出中肯建议,但都未被采纳。后来事实证明,宋钦宗哪怕只采纳种师道一部分建议,靖康之变的结局都可能逆转。
种师道之弟弟种师中,则带领一路人马,北上救援太原,并在寿阳之战、榆次之战中连续击败金兵,军威大振。
但遗憾的是,宋军此次援救太原组织的极为混乱,种师中的人马粮秣不继,连肚子都吃不饱。加之协同作战的姚古、张颢等宋将畏敌如虎,逡巡不前,最终导致种师中孤军深入,在山西寿阳西南被金兵重重包围。种师中毫无惧色,舍命死战,身边将士伤亡殆尽只剩下百余人,他自己也“身被四创,力疾斗死”,为国捐躯。太原城最终粮尽援绝被金兵攻占。
而这些都发生在1125年底到1126年间,如此情景之下,李飞只能选择南下。
李飞就这样一直向南走了半日,他也在路上见到了几波流民,那个惨呀,浑身的破麻布衣,食不果腹,基本上都是老年妇女儿童,青壮年基本上要么充军,要么就被拉去当劳役了,家里上只剩下这些老弱病残,在没有劳动生产力后,只能充当流民了。
由于天色不早,李飞二人也没能走出多远,寻了一处靠山的地方,生了一堆篝火,歇息了下来。
要说李飞是个木瓜脑子吧,他还真是,他都没注意到人家韩安安一天没有吃饭,可这小姑娘也是坚强,硬是一声不吭的跟他走到了现在,在冥冥之中李飞对这个韩安安的印象又深了几分。
转过身去,假装从口袋里掏东西,实则去系统的商店里用一积分兑换了一袋米,放在了系统空间里,从空间里随手抓了几把米,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又从五金店里找了一个小锅,当然是铁质的那种,可不是后世的合金,再往锅里倒上矿泉水,才慢悠慢悠的回过身去。
“饿了吧”李飞将锅放在火上后问道。
“不饿”韩安安蜷缩在火边抱着腿回道。
“都走了一天了,哪可能不饿,我都饿了,你是怕我没吃的还是怎么?你看看这是什么?”李飞故作神秘的说道。
韩安安抬头看向他
李飞从口袋里抓出来一把米放进了锅里,韩安安一下子眼睛都亮了起来。
“你哪里弄的?”韩安安有些欣喜的问道。
不由得韩安安不兴奋,现在粮食基本上很缺,人们基本上会为了一个饼,而大打出手,甚至杀人。之前那几帮流民看见李飞他们躲得远远的,估计就是如此,都在互相提防着。
虽说不是什么佳肴,就是什么都不放的稀饭,可韩安安也吃的很香,而李飞可就不同了,虽说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有脏东西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