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章 返乡(1/2)
1872年清明节前几天,十八岁的陈炽回到了小镇。正好是小镇集日,街上人来人往。卖祭品的小店空前热闹,买鞭炮的,挑香烛的,络绎不绝,这些送给逝者的物品,让人沉默。当然,酱油铺散发出阵阵醇香,卖盐巴的牛骨铲子闪着耀眼的白光,依然让小镇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陈炽特意在小镇转了一圈。一切都令他感到亲切。青石街门,木板的铺子,陈炽第一次随爷爷光临的酒店。那店主抓起的酸辣椒还是那么香。
回家乡的感觉真好!陈炽想。
陈炽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就扩大了家乡的范围。六七年前,他在仰华书院读书的时候,他心中的家乡就是横背,就是爷爷的村子。但现在,他到县城读了四五年书,就觉得小镇是家乡,智乡是家乡,梅江是家乡。当然,这家清香扑鼻的酒家,也是家乡。
陈炽踏进了酒家,要了一碗黄酒。他想找到第一次在小镇赶集的感觉。小镇比县邑小得多,但在陈炽心中的份量却比县邑大。
四五年了,他当然习惯了县邑的饮食。舌头已慢慢被县城改造。瑞金城边的河流叫绵江,跟智乡不在一个流域。这里盛行喝牛肉汤,喜欢味重的浆酒,辣椒也下得重,一开始陈炽是不习惯的。这里的口音也不同,陈炽的乡音开始屡被城里的同学打趣。但是,县庠里陈炽令人惊叹的天才,掩盖了边地的弱小,甚至助长了家乡的地位。同学都以他为中心,在深入的交流之后,甚至开始向往小镇的胜景和小吃。
特别是那个要好的学友钟莆生,抢着陈炽的砚台说,这重东西就不要背回小镇去,那么远的路,你不如背点你母亲做的酸辣椒出来,让我们品尝!
陈炽咬了一只酸辣椒。这辣椒细小,柔软,却打破了陈炽以往的经验,辣得陈炽丝丝吐气,赶紧端起酒碗,喝了个精光!店家又要添酒,陈炽摆手说,爷爷说过喝酒误事,我来这里只是想起我爷爷来了,当然要浅尝辄止。
店家说,再多喝一碗,才能解除辣味。再说,今天这酒我请陈秀才喝,不收钱!陈炽认识这店家,但还没有熟悉到不收钱的地步。陈炽说,那你要我为你做点什么呢?我可是无功不受禄。
店家说,都知道你是梅江边的天才,你和爷爷能来小店喝酒,是我们的荣幸。这样吧,请陈秀才为我家小店赐一副墨宝,算是对我们小店的支持!陈炽明白了,这店家酒做得好,生意上也是个精明人!
陈炽答应了。但是店家没有准备笔墨,就叫陈炽下次在家里写好,回县城时送到小店。正在这时,门外响起了一个声音,说,陈秀才何须回家找墨,到山上书院不就有了?陈炽诧异,抬头一看,却是陌生人。
来人说,你可听说有一个“陈官陵”?
陈炽马上明白了是谁。陈炽只是惊讶何以认识自己,而且寻到酒店来,莫非是寻仇的?也不对,作舟先生才是他的仇家。
陈官陵本名不叫陈官陵。由于清香潭的典故,小镇对谢官陵一类的人物,都被赐给了相同的绰号。陈炽刚要张口叫他陈官陵,又觉得不妥,说,怎么是你?陈官陵说,不要紧,就叫我官陵,这是我一辈子要记住的教训。他二话不说,就在陈炽面前坐了下来,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原来,陈官陵被送去团练之后,果然改过自新。他是个富家子弟,原是书院的学员。有一次和同学下山来到小镇玩,认识了小镇的几个兄弟。那次官陵身上没钱,那帮混混慷慨地为他付了酒钱。当年就在陈炽坐着的这家酒店。
谁知那帮混混是看中官陵的家底,不时叫他下山,开始是赌酒划拳,后来就开始压双十。官陵染上了赌瘾,欠下赌债欲罢不能,被那些小镇的无赖缠着。他原来跟妻子要好,担心牵累妻子,就起意休掉妻子。谁知妻子没有回娘家,却在绝望之中投了清香潭。
陈官陵被送去参加团练中后,反而摆脱了无赖的纠缠。加上妻子的去世,他悲痛之余就立志悔过,在团练中深得团绅的信任。这梅江边约集兴办团练的,正是陈官陵的族人陈芳和陈铭。
陈炽说,今天怎么出现在这里呢?难道是专门来找我的吗?
陈官陵说,是,也不是。今天是来小镇办事,为白溪祭祖的事情。我打听了一下,今年轮到了你们一房,而且是你家当东做清明。我家就在白溪祠堂边,所以父亲叫我来赶集,看能不能遇到你们,可以把一些祭品事先准备好带上去,省得走老远的路。当然,我也想来打听你有没有回乡。你是我们陈家的荣耀,如果能前往白溪祭祖,大家更加起劲!
陈炽这才记起,此行回乡正是收到父亲家书后的决定。小镇去县城远,从小镇南边一个山坳进去,过茶寮岗、凤凰山、石螺岭,翻山越岭,需要两天时间才能走到。为此清明时节到来要不要回乡陈炽曾经颇为犹豫。父亲来信,说今年本房当东主祭,特别是横背出了秀才,不妨回乡一趟,参与白溪全族的祭祖大典。陈炽这才收拾行李,回到小镇。
县邑跟小镇一样,特别重视做清明。从县城回家的山路上,一路上能听到鞭炮声响。路边的坟头割草挂纸的人,三三两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马歌——陈炽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