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大汉天子,从拒绝曹操勤王开始 > 第46章 休养生息,趁机谋取汉中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6章 休养生息,趁机谋取汉中(1/2)

目录
好书推荐:

智谋百出,击败袁术、稳定住陈国之后,大汉刘协的实力有所增强。

但是见好就收,刘协并不黩武,也不想陷入战争泥潭。一旦露出破绽,曹操变化改变攻打袁术的方针。

陈国就像一把锋利的钢刀插入豫州,随时能将曹操的地盘一分为二,目的达到便够了。

而袁术的势力进一步衰落,连江东孙策都表示脱离袁术,反对他称帝。

曹操、吕布、刘备等势力,果然趁机攻打袁术,抢夺地盘。

刘协返回洛阳之后,坐山观虎斗,休养生息、厉兵秣马。

先后建立农学院、医学院、太学院以及军事学院,吸引了一大批大汉四方俊杰、人才。

诸如荀攸、刘晔、司马懿等。就连‘锦帆贼’甘兴霸也投效到洛阳。

而后刘协以甘宁为水师都督,于孟津建立水师、广造舟船,操练水师。

并又发明曲辕犁、龙骨水车以及投石机等等先进的东西,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实力。

......

一年后,朝廷钱粮充裕,人才济济,兵马达到十余万。

东边暂时不宜动兵,而并州南部已归属朝廷,北部和东部落入袁绍手中。在曹操没有解决之前,不宜与袁绍撕破脸。

凉州羌人虽有小规模作乱,但有凉州刺史马腾坐镇,后方相对稳定,暂时不用担心。

不过刘协还是亲笔书信一份,告之马腾要小心宋建、韩遂等势力。

虽然眼下韩遂愿意归顺朝廷,与马腾的关系也过得去,但日后未必不会有所图谋。

如此一来,最合适用兵的地方,便是地理位置优越又富庶的汉中了。

而且眼下时机不错,是可以对汉中下手的。

眼下进入汉中,只有从关中过去,有六条古道,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和武关道。

这些古道在军事战略上而言,全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然而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之中,其中五条古道许多次被攻破或是被偷渡。

这其中只有子午谷里的子午道,却是唯一一座多次被人谋划偷渡,却从来没有成功过的险峻要塞。

故此,后世才有了'秦岭六道,子午为王’的说法。

真正让子午谷扬名后世的事情,还是因为三国时期,魏延曾经向诸葛亮献子午谷奇谋。

当时正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觉得长安守将夏侯怯而无谋,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魏延认为夏侯一定会弃城逃走。

这样一来,就可以轻易占据长安。

结果诸葛亮认为这条计策太过冒险。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却不想,事后司马懿得知这条消息以后,就感叹着说道:“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正是因为诸葛亮五次北伐全都失败,而且死在了北伐的过程中。再加上司马懿的一番话,才使得许多人暗自叹息:假如当时诸葛亮用魏延子午谷奇谋,会不会早就灭掉了魏国?

后世人读《三国演义》大多都会偏爱蜀国,故此对于诸葛亮几次北伐无功而返。

许多人都忍不住捶胸顿足,仰天长叹,心中遗憾不已。也正是因为这遗憾,才使得人们更加怀念子午谷奇谋,子午谷的名声也因此越来越大。

然而,先不说关于子午谷奇谋的真实性,也不管司马懿是否说过那番话。若是细细分析,才发现魏延的计谋经不起推敲,诸葛亮拒绝这条计策倒也并无过错。

首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的首要目的不是攻入关中,占据长安。相反,他却是准备占据整个凉州。

诸葛亮之所以迫不及待的北伐,乃是因为蜀国只占据一州之地,发展潜力比起曹魏相差甚远。若是北伐能够占据凉州,那么蜀国不仅能够极大扩充地盘,还可以增加许多人口。

如此一来,日后再与魏国比消耗,也就不至于太落入下风。

故此,诸葛亮这一次的既定战略,乃是先从阳平关往西挺进凉州的武都郡,而后再越过岐山一直往北占据萧关,夺取安定郡。

事实上,这一次诸葛亮占据凉州的目的,几乎已经快要达成。只不过因为马谡失了街亭,蜀军粮道被断,诸葛亮才不得不放弃已经占据的广大领地,反而开始撤兵。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的时候,根本没有弄清楚诸葛亮的战略目标。诸葛亮不是想要攻入关中灭亡魏国,而是为了夺取凉州。

故此,纵然魏延的计策最后能够成功,也早已与诸葛亮的战略背道而驰。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拒绝了魏延的建议。

然而,若是不考虑诸葛亮的大战略,单单谈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也会发现这其实是个非常可笑的计策。

正如前面所言:秦岭六道,子午为王。自古以来,奇袭子午谷的战例不在少数,却从来没有一次成功的事迹。

东晋名将桓温伐前秦,进攻长安,命司马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汉天子,从拒绝曹操勤王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