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一章:风流为掩痴心付 踏遍诸国寻重生(1/2)
即墨玉从没想过,当年楚国的一面之缘,会让他面前这个女孩跋山涉水前来找他。
可他心里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给她任何回应。
他本就自诩风流,处处留情,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民间艺伎,接触过即墨玉的女子都知道他是个温文尔雅的多情公子。说是多情,在众人眼里不过是个拈花惹草之徒,因此虽有俊秀之貌与诗文才情,风评却一直不大好。
除此之外,他如今的筹谋更不允许他有丝毫恻隐之心。他原在齐国过得好好的,甚至凭借一副好口才几度以齐使身份出使多国,备受齐王重用。
实际上他饱读诗书,甚至阅遍医学典著都是为了一件看上去不可能成功的事情——获得重生之法,复活自己的妻子。
即墨玉的祖父是齐国即墨大夫。齐湣王在位时期曾死守即墨一方土地,与燕军交战,奋勇杀敌,终为国捐躯,所以即墨玉自出生起就被冠以守城英雄后辈的名头。
家族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他却也自小衣食无忧,在即墨城内小有名气。
他的童年里,有个极会作诗的姑娘,名叫田绮芝。她从小文采奕奕,不输官家男子,性子傲却不自负,常与乡中学生斗诗玩乐,即墨玉也是其中之一。
他本是不爱诗文的,最恨什么《离骚》《诗经》,可为了接近她,他苦读诗书,数年后终于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日,田绮芝斗诗败了,败给即墨玉。
后来,他们相爱了。
一切都是如此顺理成章、羡煞旁人。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那位姑娘不慎染上风寒,乡中医者、巫师皆束手无策,她的喉部日渐肿胀,甚至到了说不出话的地步。
眼见心爱之人终日疼痛难忍,以泪洗面,即墨玉将妻子托付于邻家大母照顾,自己则踏上了去往王宫的路,他认定宫中必有神医能治好她的病。
此时齐国正大肆招纳贤才,即墨玉凭借过人的口才与诗文造诣,博得了齐王的赞赏,求来了齐国太医姜淳,但为时已晚。回乡时,邻家大母哭着告知,田绮芝已于一日前病死榻上。
就差一天。
即墨玉痛心疾首,跪倒在榻前,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她冰冷的手臂。直到死,田绮芝手中还紧紧握着他们少年时斗诗用的那一卷竹简。
他迟迟不愿相信妻子死去的噩耗,即便事实就摆在眼前。
姜淳见状,唏嘘不已,便给他说了一个上古传闻:“听闻盘古开天辟地之时,曾留下重生之法,以便重新降世,掌管万物,或救世于危难间。老夫找了十数年,只在半块卜甲上看到先人提及这重生之法,你若有心,何不信来试试?”
即墨玉当下仍悲痛欲绝,丝毫不信姜淳所言,只当他是安慰自己。
他哭了整整三日,几度昏厥,眼睛都快哭瞎了。即墨玉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现实,将妻子的遗体葬下,为其立碑。
碑上深篆:即墨玉爱妻田绮芝之墓。
他在墓前念了一遍他们新婚时吟过的那首诗——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jí)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乘(shèng)马在厩,摧(cuò)之秣(mò)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suí)之。
将当时美好的愿景留在了记忆中,然后在姜淳的建议下,毅然离开家乡,又一次来到了齐国王宫。
姜淳把即墨玉带到府上洗漱干净,拿出半块卜甲交于他的手上。此时他虽半疑半信,却好像抓到了什么救命稻草,原本黯淡无神的双眼瞬间有了光。
姜淳指着卜甲上一个模糊不清的字,对他说道:“老夫本猜这字为‘王’,意为重生成王,那日见到你屋内卷上镌着的姓名,老夫恍然大悟,此字为‘玉’。有传闻言,千年前商王后为救世而亡,后凭‘不死器’重生于世。那‘不死器’便是重生法门所在,说不定是什么玉器。”
即墨玉仔细辨别其中文字与根本看不出形状的图案,且听姜淳娓娓道来。
“老夫年轻时也曾游历各国,道听途说了许多,直到十年前遇见儿时恩师,从他那里见到了这半块残破的卜甲,老夫才真的相信这传说。”
听到姜淳说明来龙去脉,即墨玉总算心中有了盼头,但他又心存疑惑,故问:“大人既寻了这重生之法十年,也未曾将此物公之于众,如今告诉在下,又是为何?”
姜淳哈哈大笑,坦言道:“即墨公子果然心思玲珑。不错,老夫十年前费尽心机得到了这一半的‘秘密’,自然不想让他人知晓,但老夫年事已高,十年……已经耗费了我太多的力气,如今我这身子也不大行了,可你不同,年轻人,你有能力,还有最重要的——信念!为了你故去的爱人,我想你是愿意试试的。”
“我当然愿意,别说十年,只要能让她活过来,用尽我这一生都是值得的!”即墨玉深邃如墨的眼眸中充满了坚定。
但除了一腔热血,他还有与生俱来的敏锐感:“可大人找了十年,就没有一点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夜墨若骨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