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七十章 无漏之体 退符八法(2/2)
之后两手心发热效果更好,以两手心揉动双眼,先由内向外,再由外向内。
叩罗千,罗千即牙齿之神的名字。
按照先腮齿、后门齿的顺序,双齿相叩。一下一下,不可太急。
扶中岳,中岳即面部中央之鼻。两手四指均握拳,大拇指放于食指之上。以两手大拇指的外侧,从山根直至鼻翼两端之迎香穴部位,从上到下,依次擦动。
济天一,天一生水,水属肾,即指腰眼肾脏之部位。
左右手心各捂住左右两腰眼,一上一下搓动两腰眼。最好能够搓到两腰发热。
揉丹田,丹田为肚脐之下三寸部位。此处为人生身受炁之本,丹田气海。
两手相叠,男左女右,先以从左至右揉动丹田;然后反手男右女左,再以逆转方向揉动丹田。
搓涌泉,即两脚心之涌泉穴。坐于凳上或床上,以左手心搓右脚心,又以右手心搓左脚心。
杨瑾将这一套“退符八法”从头到尾习练一遍之后,果真觉得气息顺畅,口齿生津。
将玉液琼浆饮下,细细倾听司徒南继续讲授武道经验。
“……以上退符八法,一定要按照所述顺序依次练习。
其中先做面部,是调动全身气血;而后练耳窍,是因为耳属于肾,肾属水,天一生水,所以从耳窍开始;
而后水又生木,所以练神目;而后木又生火,心为火,开窍于口,故叩罗千。
而后火又生土,土又生金,鼻居于面部之中央属土,肺属金开窍于鼻,所以再做扶中岳。
济天一和揉丹田,是为了使五行之气归入丹田之内。直到最后搓涌泉,降浊扬清。
所以这些顺序,均是依照五行相生,才能促进全身生炁的开发,符合养生之道。
退符八法,可以在做功之后依次炼习,使炁机遍达于周身,作为退符收功。
亦可在做功之前,作为进入功态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于身体的按摩,使得全身放松,能够很快入静。
盖道家之法,往往“事少而功多”,神奇秘验.久习自知。”
“司徒大哥,我发现你讲解的内功修炼之道中有很多专门术语似乎都是源自道家。
如这“阳火”、“阴符”、“中岳”、“天鼓”什么的,都是些修仙练道上面讲的东西,怎么都用到武功修炼上了,这是怎么回事?”
杨瑾对于这些武功修炼中的专用术语很上心,这关系到他以后的内功修炼,由不得他不上心。
他一边继续练习退符八法,一边将心中的这些不解之处问司徒南。
司徒南没想到杨瑾会问这个问题,他想了想之后,说道:“要说这一点呀,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内功的修炼之法本来就是由道家内丹术演化而来。
所谓内功修炼中的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这些都是道门之中修真炼气的不同境界,现在只不过被拿来用作了内功修炼的境界划分。
二一个原因是道门历史传承最悠久,从上古之时就已经存在了,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神魔之时。
论历史起源,比之现在的佛家,儒门以及法家,兵家,魔门之类的武道传承都要悠久的多。
所以,后来发展出来的这些武道理论的源头都和当初的道家内功修炼之法有关系,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道家内丹术的影响。
自从神魔消逝,鬼神隐匿,人类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之后,武道大昌,各种神奇妙想的武学理论和奇功绝技层出不穷。
但是真正追溯到武道源头,这些大多都是由道家的内功修炼之法衍化而来。
而道门修炼,最讲究性命双修,所以内功修炼之法上的一些专门术语都类似于修仙练道用的。”
杨瑾听到司徒南的这一番讲解,才算彻底明白为什么内功修炼上会有这么多道家专用术语。
他一边走八卦桩练剑,一边听着司徒南继续传授这方面的知识。
“……其实,武功修炼之中包含很多专用的术语,除了道门术语用的最多之外,医道术语也不少。
比如“抻筋拔骨、下气抟气”这类的话语,说的就是……”
接下来就是每天的日常,杨瑾一遍练功,一边听司徒南讲解各种武道知识。
司徒南讲累了,他就和蔡升、傅明瑜他们切磋剑法,一直到听到梆子声响,就锁库下值,关门回家。
不想错过《行走江湖,我有很多工具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