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3章 途中(一)(1/2)
出城查得极为严格,岳家四辆马车上的东西都被翻得乱七八糟,幸好姜岁安早把贵重东西都收进了空间,车上只放了几十个馒头和旧衣,并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不然说不定检查后会丢点什么。
岳家决定一路东行直奔寒城,途中大概要经过三州六十四县,距离约五千里。
姜岁安买的拉车的马儿都正值壮年,马车一日约行一百二十里,也就是说起码要四十二天才能到达寒城,但这是不可能的。
首先,他们并不可能一直走官道,如果遇到山崖峭壁,一日能行六十里都是烧高香了;其次,天气不可能永远都是晴天,他们为了自己和马儿的安全,必然不会冒雨行路;最后,无论是人长时间坐马车还是马儿长时间拉车,人和马儿都会累得受不了,他们需要休息。
因此姜岁安预计用两个月的时间赶到寒城,也就是三月中旬。
寒城气候寒冷,与穿越前的东北类似。作物种植时间较晚,水稻和小麦一般三月下旬开始育种,玉米、土豆、红薯、甜菜、大豆等几乎都是在四月中下旬到五月初开始播种。
而由于小冰河世纪的到来,温度大幅度降低,播种时间会往后推迟约十日左右,因此她想要请人大批量开荒种田完全来得及。
至于人手?
姜岁安也有了目标,寒城本地人口虽然不多,但开荒种地还是足够的。
姜岁安一行人在城门口等待检查浪费了两个小时,因此到午饭时间时,他们才走了四十里。
他们此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岳昭找了个离河近的地方,让马儿吃草喝水。
姜岁安从空间拿出十一份盒饭和十一份人参鸡汤分发给众人,岳思乐打开饭盒惊呼一声:“二姐,你不是说将就吃吗?怎么还这么丰盛?”
姜岁安拿出来的盒饭自然不是简简单单的盒饭,而是找酒店特别定制的。饭盒里是三荤两素,每道菜都是单独一个格子,不会串味影响彼此的口感,做菜的师傅也是有名的大厨,所以虽然是大锅菜,但每道菜都很美味。
这个世界一是因为冶炼的技术不够发达,铁制品极贵,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铁锅要卖三到四两银子,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二是榨油技术有限,普通人舍不得吃。因此这个世界的菜式以蒸、炖、煮、烤为主,炒菜几乎没有发展的空间。
都说吃不到一块的人很难成为朋友,岳昭和文逸之穿越到异世后完全被炒菜俘获了,且偏爱吃辣口,而姜妈和姜爸更是无辣不欢,四人能成为生死之交,很难说与相近的口味没有关系。
虽然当年他们穿越回古代后失去了异世的记忆,但口味和下意识的举动却很难改变,因此岳家平日也多吃炒菜。不过因为调料种类有限,并不如姜岁安拿出来的饭菜美味。
姜岁安也在与岳家人的相处中发现了他们的口味偏好,虽然大家都爱吃辣,但有着细微的差别。
她自己和带着岳家基因的奶奶、娘、姐姐、弟弟完全是无辣不欢,外公外婆则更偏向于酸辣,爹是既爱吃辣又爱吃甜,而姐夫口味要稍微清淡点,最多吃到中辣。
至于阿予——身体不好、又带着伤的人只能乖乖吃药膳和清淡的饭菜,重油重盐重辣想都不要想!
药膳是系统给的方子,虽然之前在京城请的大夫非常有名气,但此时的医疗并没有后世发达,大夫的见识有限,身体虚弱一般都是开方子进补。
系统说阿予是虚不受补,平日饮食时种类要丰富,再每日喝上一盏参茶或者一碗参汤就够了,因此姜岁安每日中午都会准备参汤或者参茶!
虽然每顿饭都眼睁睁看着别人吃香的喝辣的,但姜予安却从不抱怨,乖乖吃自己口味清淡的饭菜。有时候姜岁安看得心疼,就让他夹一两片放了辣椒的菜过一道白开水再吃。
吃完饭姜岁安让大家都回马车休息,自己则去河边收水,她在周口县的这十日收的水不多,空间里还有十三万多个水箱是空的,此时看见河流囤积癖发作,想要一口气把剩下的水箱装满。
但她并没有那么做,只收了半个小时就回马车休息了,她还未成年,一直休息不好万一长不高怎么办?她想要和干妈一样的大长腿!
下午的途中还遇到几个同样拉着行李的车队,一番交谈后才得知对方也是从周口县出来的,不过双方目的地不一样,半路就分开了。
冬日白天短,一般六点就黑了,因此姜岁安一行五点就停下寻找可以扎帐篷的地方。最后还是文逸之往前走了几百米找到一块地势平坦又靠近水源的地方。
等马车全部停好,姜岁安从空间拿出三顶防寒帐篷。防寒帐篷与普通露营帐篷不一样,外层是优质防水面料,抗风防雨,耐磨耐用,内部加棉,防寒保暖。
姜岁安、岳昭、文逸之三人按照说明书搭帐篷,岳雪竹、文白英、岳思宁等人则在附近寻找干木柴。古代的野外有狼、熊、老虎等野兽出没,野生动物怕火,点上火堆能有效防止野兽靠近。
今天的晚饭是火锅,姜岁安早就想吃火锅了,但麻辣火锅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书后我造反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