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0章 粒粒皆辛苦(1/1)
上一个嚷嚷着要进宫见皇帝的素民,恐怕就是陈胜、吴广吧!
“他们是空着手来的,还是带着东西来的”?
黄皓一愣?!
“回皇上,他好像带了东西的”。
堂堂蜀汉皇帝,还在乎农人们那三瓜俩枣?
“那快把他带进来!相父,今天中午我们吃新米饭哈”。
阿斗没有吃新米的乐趣,李庭峰有。
“陛下如何知道农人带来的是新米”?
阿斗在诸葛丞相眼里,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纨绔,就算他到农村走了一趟,估计也是麦苗和韭菜傻傻分不清。
“因为我和老农订购了呀”。
老者敢麻起胆子来都城觐见后主,主观上是为了谢恩,客观上是因为李庭峰说过想吃新米。
该不该来都城,敢不敢到皇宫送米,老者还是很纠结的。
后主的粗布素衣、后主的面和言善、后主能为农人们撑腰,给了老者胆量。
千里送鹅毛,老者决定独自一人来,是福不是祸。
诸葛丞相不但和农人们打过交道,而且也喜欢和他们打交道。
只是时位之移人也,现在没有那个机会了。
后主阿斗冒天下之大不韪,邀农人入宫觐见,诸葛丞相不反对就是支持。
“草民崔有才,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者几乎是五体投地,颤抖着向李庭峰叩首。
给诸葛丞相见礼已经顾不上了,崔老汉从踏进宫门的那一刻起,双腿就开始打闪闪。
他能囫囵完那句话,全靠黄皓一路走一路叮嘱。
“起来吧,起来吧,你比我和相父的年龄都大,不必行此大礼”。
喊“平身”太拗口,也不符合老者的身份。
黄皓心眼活泛,赶快把崔老汉扶了起来,皇帝动口他动手,总不能让诸葛丞相来扶吧。
“老人家给我们带新米来了”?
人靠衣装马靠鞍,龙袍在身的李庭峰就不是那个粗布素衣的少年郎了,但言语还是很和善。
“回皇上,带了、带了”。
崔老汉又跪下了。
“有礼就是客,客随主便,老人家起来说话”。
崔老汉站起来,低着头、躬着腰,大气也不敢出。
“吩咐膳食坊,今天中午煮新米饭,朕要宴请相父和客人,让向宠、费祎、蒋琬、董允都来作陪”。
后世有少奇主席接见掏粪工人,皇帝招待农人也不为过。
诸葛丞相跟不上李庭峰的节奏,但又无法出声反对,只好称谢表示同意。
黄皓全程陪着诚惶诚恐的崔老汉,不怕他失礼,就怕他晕倒。
“众爱卿,今天我们吃的米饭和蔬菜,都是老人家送来的,吃饭之前,听听老人家讲一讲种庄稼的乐趣吧”。
在李庭峰的鼓励下,崔老汉一五一十的把水稻从选种、育苗、插秧、施肥、灌水等等工序讲了一遍。
他也不知道皇帝的意思,所以不敢添油加醋,也不敢遗漏隐瞒。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庭峰随口又把李家屋头人(李绅)的诗念了出来。
“众爱卿觉着,是农人们苦啊,还是你们做官的累”?
一个个的,只知道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哪里考虑过民间的疾苦。
连诸葛丞相都面露愧色:常年征战,苦的是老百姓啊!
一顿新米饭,改变了诸葛丞相的固念,震惊了群臣的观点,刷新了朝堂和民间的关系。
“我们不但要体桖农人们的疾苦,还要为他们提供方便”。
李庭峰吃得津津有味,其他人都味如嚼蜡(包括崔老汉)。
“通天大道完成后,我们还要发展手工业、商贾业,国库收入不能只靠农人们”。
“国运昌盛,要靠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李庭峰本来就是借崔老汉的到来,给群臣摆了“鸿门宴”,哪里还管他们吃不吃得下。
不想错过《一脚踏空,老子是扶得起的阿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