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5章 随心记09(1/2)
伴读,最早出现在宋朝。在当时,这个“伴读”可是个官职,从九品。皇族宗室子弟读书的时候,都需要“伴读”陪着宗室子弟读书。目的主要是烘托出学习氛围,当然,伴读也相当于“陪皇子玩耍,伺候主子的小奴才”。
太子的伴读,一是所谓的“大官的儿子”,二是其他皇子。太子的伴读很不好当,因为,老师不会直接处罚犯错的太子。而是,让伴读替太子接受处罚。
明朝时,藩王的儿子们也会以“乳母”的儿子作为伴读。
古代皇子伴读大多不回家,住在宫内指定区域、东宫或王府的客房,在客房吃饭。
清朝尚书房是清朝皇子皇孙上学读书的地方。吃饭的地方叫御膳房,御膳房中不仅有厨师,还有主事、笔帖式等人负责研究皇帝吃什么。
说起放假我们所能参考到的主体一般都是官员,毕竟历史更关注的人群不是普通百姓,在明朝各个皇帝手下的放假制度也有不同,大体上假期分为:例假、赐假、病假、事假。
例假换到现在说法就是双休日,不过在明朝可没有“周末”这个概念。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例假就三天:过年、冬至、皇帝生日。一年365年只要身上没有病痛,家里没死人,官员们就得上班,估计过劳死的太多了,朱元璋觉得这样不行,开始多给假期并且赏赐假期。比如守城门的士兵都比较辛苦,朱元璋心疼他们,只要谁家父母亲人生病就破例给假期回去照料。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明朝官员的假期终于正规化了,三大节日元旦、元宵、冬至都放假,而且还是放长假,元旦节正月初一放到正月初五,元宵节从正月十一开始放假十天,冬至放假三天,平时每十天休息一天。不过这个放假表针对的官员并不多,比如庶吉士就可以做五休一,但是皇子们一个月中只有初一、十五各休息一天,并不是说出生越富贵越能游手好闲,作为皇帝看着自己的儿子无所事事,会气到发疯。看起来好像三个大节日休息时间很长,实际上有许多官员必须要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不能休息,相反一到年关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刻。
明朝规定皇子一年15天假期 春节 皇子生日 皇帝生日 皇后生日和皇子母妃的生日各有三天假期 如果皇子就是皇后生的或者当时没有皇后 那么假期是12天。
设宴:
既然皇帝宴请大臣乃是国家礼仪,当然规矩不可不定,按明制,可分大宴、中宴、常宴、小宴。一般只有节日,如立春、元宵、四月初八日、端午、重阳、腊八日,或者在郊祀或宗庙及宫殿建成之际才有机会行“大宴仪”。至于大宴以下的规格,则“凡祀圆丘、方泽、祈谷、朝日夕月、耕藉、经筵日进、东宫讲读,皆赐饭。亲蚕,赐内外命妇饭。篡修校勘书籍,开馆暨书成,皆赐宴”。
阴历正月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1966年的一天,在江苏苏州虎丘乡的新庄,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明朝的墓葬,从墓中出土了100多件奇珍异宝,其中有一幅画气势恢弘,经专家考证,这是一幅明朝宪宗皇帝过元宵节的行乐图。
图中明宪宗头戴黑帽,身着绣金龙袍,坐在殿前的黄色帐篷下,看太监、童子们放爆竹。右下角的一名太监从木箱里往外取爆竹,准备分发给大家。放爆竹的太监童子也形态各异,胆大的直接把烟花拿在手里放,胆小的把爆竹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去点燃。
紧接着宪宗换上了金龙黄袍站在殿前,身边的宫人也穿着喜庆的衣服。这一天,最重要的看点还是赏灯,明朝过元宵节还特别规定,从正月初八上灯到正月十七落灯,要一连张灯十夜,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更是把赏灯的气氛推向高潮。
马形灯寓意马到成功,蟾蜍灯寓意蟾宫折桂;另外还有漂亮的螃蟹灯、兔子灯、仙鹤灯和官员灯。为了增加喜庆的氛围,民间的街市情景也搬到了宫中,货郎的车上就挂着各色彩灯。车上摆满了孩子们喜爱的各种玩具和零食,货郎车周围,童子们拿着各种寓意吉祥的彩灯,其中象形灯象征太平有象。
佛教有在正月十五点灯供佛的习俗。而道教中,上元节为天官大帝(民间相传即为尧)诞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分别属天、地、水这三官大帝主管。上元节乃天官华诞,故燃灯以庆。化装演出的队伍里,有的扮作扛着毛笔的道士,有的扮作光头凸肚的弥勒佛。
紧接着是由外国使臣组成的献宝队,他们牵瑞兽、扛珊瑚,向皇帝展示进献的各种宝物。另有敲鼓的、吹笛的组成一个乐队,他们热热闹闹、浩浩荡荡走过殿前供宪宗皇帝检阅欣赏。
宫廷不仅有市井街市,还特意请来了杂技班子,身着盛装的宪宗皇帝坐在大殿前欣赏演出。台下各种杂技表演尽显其能,有钻圈、魔术、倒立等等,惊险刺激,令人目不暇接。杂技表演旁边,还有专门的乐队用来助兴,敲锣打鼓,呐喊助威,热闹非常。
在杂耍表演的右后方还有一座用松柏树枝扎成的灯棚,据说它是仿照玉皇大帝巨鳌的形状而建造的,因此称为“鳌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快穿:清冷宿主又被男主缠上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