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大唐经营西域记 中(3/5)
那的王,并率兵帮助阿了达攻打东拔汗那国。当时的国王正是后来宁远国王窦忠节的父亲遏波之,遏波之兵败后逃到安西,向唐朝求救。
当时此时张孝嵩正在安西都护府巡察,接到军情后,立即对安西都护吕休璟说:“不救则无以号令西域。”于是吕休璟将指挥权交给张孝嵩。张孝嵩自率附近各部落的兵马万余人,由龟兹出发,长驱直入,向西挺进数千里,击败吐蕃大食联军。之后相继攻克数百城镇,于十一月直入阿了达盘踞的连城并发起猛攻。张孝嵩率唐军连屠阿了达3座城池,俘斩千余人。敌兵崩溃,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躲避。随后张孝嵩传檄诸国,一时威震西域。
3,突骑施再次崛起。
突骑施可汗娑葛死后,西突厥十四姓部落陷入了混乱当中,有的降服默啜,有的归顺阿史那献。娑葛的部将苏禄聚集余众,统率突骑施,其部众至二十万人,占有西域大片领地。715年,苏禄被玄宗任命为左羽林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
默啜被杀之后,苏禄抓住机会,收拢十四姓部落,自立为可汗,复建突骑施汗国。因为苏禄出身车鼻施部,所以这时候的突骑施可以称之为突骑施车鼻施汗朝。
这就是突骑施历史最为出名的苏禄可汗了。在一开始,苏禄可汗似乎想联合吐蕃和大食将唐朝势力驱逐出西域。于是在开元五年(公元717年),突骑施联合吐蕃和大食攻打四镇,但是被唐朝击败。
对于如何看待苏禄政权,唐朝边将中分为两派,一派主张进剿;一派则主张联合苏禄,共同对抗吐蕃和大食。最后联合的意见占据了上风。
于是唐朝加速了结好苏禄的各项政治步骤,开元六年(718年)五月进拜苏禄为顺国公,七年(719年)遣解忠册之为毗伽忠顺可汗,十年(722年)复册阿史那怀道女为金河公主,嫁之以和亲。
唐朝之所以放弃放弃扶立阿史那氏汗裔的传统国策,果断地采取承认苏禄政权的新方针呢?其奥秘在于大食的兴起。
从719年安国国王还有727年吐火罗叶护所上的《请讨大食表》上的内容:“……伏乞天恩慈泽,救臣苦难,仍请敕下突厥施,令救臣等,臣即统领本国兵马,计会翻破大食。”“又承天可汗处分突厥施可汗云:“西头事委你,即须发兵除却大食。”其事若实,望天可汗却垂处分奴身……”可以看出,唐朝与突骑施苏禄可汗之间应该是有过约定的。
4,唐朝和苏禄可汗合作时期,西域大事件。
开元六年(718年)大食将加拉赫统兵北征,于河中北部得胜,并己准备侵入大唐领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围,经过偿付赎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开元十年,吐蕃大军攻打唐朝属国小勃律,北庭节度使张孝嵩率疏勒副使张思礼以步骑四千救援,大败吐蕃军。
开元十一年,大食呼罗珊已易将穆斯棱,往任之初即兴兵攻东拔汗那,突骑施奉诏出征,大破之。
开元十二年,大食再犯东拔汗那,苏禄复大破之,其将穆斯林·本·赛义德·艾尔一吉拉比仅以身免,史称“渴水日之战”。导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诸国复归于唐,从这时候开始,突骑施开始占据河中之地。
开元十五年(727年),呼罗珊易帅阿什拉斯,河间地区尽叛,苏禄乘势进击,克布哈拉,逐阿拉伯人于阿姆河南,前锋一度攻入呼罗珊。
开元十八年,呼罗珊再次出兵河中,又被苏禄打败,大食士兵损失一万余人。
5,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苏禄开始与唐朝反目,有说法是苏禄被大食人所离间
随着苏禄在河中的一系列胜利,苏禄渐渐开始自大狂妄起来,多次攻打安西四镇。
开元十四年(726),苏禄因为金河公主一件小事派军进犯安西四镇,四镇的百姓、牲畜和储物,全被苏禄抢劫一空;在开元十五年,苏禄又连同吐蕃赞普一起率军围攻安西城,被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打败。
这里要提一下,苏禄也同时与吐蕃和后突厥交好,他除了娶唐朝册封的交河公主为妻之外,还同时娶了突厥、吐蕃公主,以三国女并为可敦。
开元二十年(732年),这个时候苏禄的影响和权威到达了顶峰。这时候开始,西域来唐朝朝贡的使节一下变得稀少。原因有两点,一是他们大多投靠了苏禄,二是苏禄在这个时候封锁了丝绸之路的通道。
这个时候唐朝已经开始警觉起来。
到了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双方关系正式破裂。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这一年,突骑施的一个酋长阙俟斤入朝,经过北庭的时候,产生了异心。还没付诸行动时,他的计划就被一名手下叫何羯达偷偷禀报了唐将刘涣。刘涣决定先发制人,杀死阙俟斤。也有另一种记载阙俟斤带着礼物是想去结交吐蕃,被刘涣捉住杀死。
反正就是唐将刘涣杀了突骑施一个酋长使者,苏禄可汗大怒,兴兵问罪。唐朝一时没做好准备,斥究刘涣的过失,刘涣反叛后被杀死,人头被唐朝送到苏禄那里,并请求和解。但苏禄仍然不肯罢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盛唐神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