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主任(1/1)
漆黑的方形地下室内,只有一束光打在文件上。四周不时跌落石子、塌下墙皮,发出令人心凉的响声。整个房间似乎被挤压到了临界点,摇摇欲塌。
主任迈着小碎步明快地走来,脸上的油光在这漆黑空间里异常明显。
“主任,他这个资料上没什么有用的。”
未等他问起我便抢先说道。并且装作愤愤的样子,这样会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仿佛我的怒火把批评的矛头转移了,小时候起我便这样,尽管这回真的错不在我。
主任一听愣住了,他继续向我这里走,直到靠近桌子,拿起报告,摘下眼镜,眯起双眼,贴在报告上一行一行细细查阅了我翻译时做的笔记和总结好几遍后才背过身去,
地下室的风吹着他。
我看出来他的失落,而且这是极其超乎我的意料的,同时这也令我惊讶。
因为在小时候,我很擅长揣测别人的心理,并对我揣测出的结果深信不疑,被我盯上的对象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被我向脑海中他的性格上靠,所以我是个极其看重别人初始剧烈表现的人,
这里的初始剧烈表现并不同于第一印象,也是我造的词。凭借第一印象来定义一个人是愚蠢无比的,我当然不会如此,我是通过对方出现初始剧烈表现,即第一次能够充分体现其形象而足以让我对其进行揣测的表现,
比如说那个驼色画手的初始剧烈表现并不是我第一次看见他时的打伞,而是第二次在凉亭时我们的谈话——一个人的性格如果过于强烈,尽管是一般的谈话,我也能察觉出来。
记得有一回我和朋友们聊天时,其中一位总是站起来挥舞手臂,嘴巴滔滔不绝,话如泉涌,而且善用修辞,语调崎岖。每每在别人说话的间隙飞速插入自己的观点,然后就此开始引申,仿佛种下了一颗掺了高级骨粉的树苗,不断地向上向高的长,再也无法停歇。
自那一刻起,我便认定了他是一个表现欲极强的人。而且后来他与其他人的对话和在公众之下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
我常常揣测,从未有过失误,尤其是那次以后便开始认为自己有极强的观察力和推断力。
尽管这些能力在学习方面没怎么体现就是了。
我自打小时候便认定主任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长大后对其进行了升级,认为他是一个和我一样被某种巨大的情绪包裹从而施展不出其他情绪的苦命人,
要知道我对全村人的评价都不是很高。他们……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发出的声音,摆弄的姿态,总是俗气至极,让我反感。而我对主任的评价可是千万人里面都难得一个的。
可惜主任现在的表现有些配不上我对他的评价了,这也意味着我的揣测失误了,但这是为什么呢?
风吹动文件,纸张一页页翻开。
我陷入沉思。
有一个就有无数个,所以说我对别人的揣测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只是因为他没有表现出打破我对他揣测的行为吗?
但是,如果他长期没有做出打破我揣测的行为,那是不是也能证明我的揣测没有错呢,毕竟一个偶然的举动,理应是不能证明其性格已发生改变的。
那我便姑且认为主任勉强与我一同高尚吧。
结论已定,我退出了精神世界。
这时我才发现我的袖口爬上了一只蚂蚁,而且已经爬到了关节以上的部分,再不拿掉就要钻进衣服里了,我于是匆匆将其弹飞,
哪来的蚂蚁?
如此想着,我看向桌面,仍然有两三个蚂蚁停留在那里,似乎在我抬手之前没有爬上去,并因此而在原地愤愤不已。
我注意到桌腿上有蚂蚁,便连忙往后挪了挪凳子,拿手电筒向地面照去。
地面接触到光的一刹那,我的瞳孔开始变动,这时的我才发现地面上已有多条长长的裂缝,像蜘蛛网陷阱一样铺着,而我是蜘蛛等待已久的猎物。
“主任,这个地面……”
我一边说着一边看向主任,却发现了其满头的汗珠和早已被浸湿的衣裳,他时不时闭上眼,时不时摇摇头,活脱脱一个疯子模样。
“没时间了啊……这本是最后的办法!”
说完,他大叫了起来。
我见其模样顿时心生恐惧,想起孩童时的不好遭遇后,竟也同那时一样死死地呆在了原地,大气不敢喘,心脏不停往外蹦,毕竟只是看着那硕大的一个人在你旁边大喊大叫就已经呼吸困难了。
“没有更好的方法了!这下我们村从永远赶不上那些城市了!!!”
说着,主任抽泣了几声,并最终嚎啕大哭起来,四周墙壁纷纷倾倒,天花板也逐渐塌下,烟尘四起……
不想错过《雨后零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