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书院(1/2)
此时,李有才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刚走片刻,香皂就卖出了两块。
他们两父子走在街道上,李锦佑有些疑惑的道,“爹,为何杂货铺子的掌柜,会让我们把香皂,摆在他们店里进行售卖?
李有才摸了摸李锦佑的脑袋,回复道,“此事说来话长,当年你大伯父被迫参军,在战场上救了那杂货铺掌柜。我们家对他有救命之恩,杂货铺掌柜回来,并想报答这恩情,但都被我们拒绝了。现在有求于他,他自然会帮忙的。
李锦佑又问道,“那爹,我们现在去哪啊?
李有才说,“爹带你去书院看看。
此时此刻的李妙妙,正和文氏在地里面挖地。她可怜巴巴的喊道文氏,“娘!你看我们都挖了一上午了,休息一会吧。
此时的文氏也有些累了,便回复她:“那行,咱们去树底下休息会儿,眼瞧也晌午了,我们吃两个窝窝头垫垫肚子。
两母女拿着农具就去了树底下,坐在树下乘凉,拿出了上午从家里,带来的玉米窝窝头。
篮子里放着四个窝窝头,陶罐里装着白开水。
文氏洗了把手,坐下,从篮子中拿出两个窝窝头递给李妙妙。李妙妙顺手接过,笑眯眯,“谢谢娘,娘你也吃。文氏也拿了个窝窝头,放在嘴边吃了起来。
她坐在树荫下,看着这大太阳,心里暗戳戳的想着,好想回家。饭后,母女俩又休息了会儿,聊起了天。
李妙妙漫不经心的问:“娘,这些天怎么没瞧见,二哥他们一家去哪了?
文氏回复道,“你二哥他娘的家人出了点事,回娘家有事去了,这几天也就回来了。
李妙妙闻言便点了点头,随后母女俩又去地里挖起了地。
这边,李有才带着李锦佑到了永安镇书院。
书院门口的老大爷,瞧见两人走来。问道:“两位来书院有何事?
李有才礼貌的回复,“老人家,在下今天带着小儿是来学院求学的,恳请老人家去里面通传一下。
老大爷一听是来求学的,转身去了里面。随后,一位夫子带着一位小童就走了出来。
夫子道,“你便是,带着孩子来求学的。夫子打量着眼前这位小孩,“长得倒是挺机灵的,这时送来书院未必晚了些。
李有才听着自己耽误了孩子,有些愧疚的道:敢问夫子现在送孩子去书院,一年速修是多少?
老夫子闻言,摸了摸胡须回复道,“一年速修是六两银子。算上笔墨、纸印、中餐,一年也要十两银子。且不说这笔墨纸印还是最次等的,好上一点的,一年也要个二十两银子。
李有才听闻,一年光速修都要六两银子,暗暗抓紧了衣角。
老夫子打量着,眼前这位农家汉子。便没有说什么,随口道:“凑齐了银子再来书院吧,转身带着小童进了书院。
书院门口的老大爷说,“书院这个地方不是我们平民老百姓该来的,一年速修都要花那么多银子。还不如留着给你儿子娶媳妇用,回去吧。
李有才有些愣神望着,眼前这位老大爷。点了点头,领着李锦佑回去了。
这一路,父子俩都没有说话。来到客来运坐上了牛车,李锦佑望着眼前的父亲。小心翼翼的说着:“爹,其实锦佑可以不用去书院的。
李有才神情严肃的,望着眼前的小儿子。“爹会想办法送你去书院的,你不用担心。李锦佑望着神情严肃的父亲,并点了点头。
半个多时辰后,牛车缓缓进入李家村。村民们,各自拿好自己的货物回了家,李有才和李锦佑也回了自己家。
回到家见屋里没人,应该是下地去了。李有才去厨房准备做午饭,李锦佑瞧着父亲去了厨房,他也去厨房帮忙。
在镇上便没有吃午饭,太贵了,他们都舍不得吃。瞧见厨房没有菜,于是去了后院看了看。今天只长出了一根黄瓜,摘了根黄瓜回了厨房。煮了点粟米粥,一盘凉拌黄瓜,父子俩坐在桌上,就这样将就着吃。
饭后,李锦佑去厨房洗了碗,李有才去屋里拿了黄豆,准备去地里种上。收拾妥当后,父子俩去了地里。
李锦佑一到地里,瞧着他姐蹲在那不知道在干啥,便喊道:“阿姐,你蹲在那干啥呢?
突如其来的这么一喊,李妙妙心口一颤,魂都快被吓没了。李妙妙不耐烦了道,“李锦佑你嚷嚷啥!
李锦佑瞧着自家姐姐被吓到,顿时结结巴巴的道了歉,“姐,对不起啊,我不是有意的。
李妙妙看他态度还挺端正,便摆摆手算了,“没事。
她实在是很累,不过是想偷个懒,刚蹲下还没两分钟。就被这么一喊,差点被吓的魂都没了。
李锦佑看他姐姐原谅他了,开心笑的像个孩子似。
李有才道,“大家都过来,把这些黄豆都种下,咱们就回家。活也重新分配了,李锦佑播种,李妙妙跟在身后埋土。李有才跟文氏,则是一个挖地,一个施肥就这样各自忙活。
人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将军夫人,只想苟活到最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