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 顽强的创业者(1/2)
柳冬生很少回柳林镇,包括生他养他的柳林村。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就是一年回去一次。
一年这一次,有时是他们一家,有时是他自己。待的时间也不是很长,表达他那个衣锦还乡的意思。其实,他心里还很别扭,过不过来。
他一直过不来的,是当年的林雅芳。无论如何来说,也是一个误会。就这样误会过去,心里仍然欠着什么,他觉得是一笔感情账。
柳冬生只知道,陈志强带着林雅芳去了深圳,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没有人向他透露过。他怕过问的多了,引起别人的疑问,让黄洁猜疑,只当没有发生过,给家人交代,这是没有的事。
陈志强和林雅芳走后,柳林镇变得风平浪静,只是柳冬生的名声变得落魄了些,因为他穿着军装的这种身份,乡亲们也不好多说。像这种事迟早会有答案,大家只有耐心的等待着。
那个年代,深圳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年轻人向外走出去,找点活去干,首选的是深圳。
陈志强的身体好,能吃苦,到建筑工地干,挣钱比较快。这样,他们很快就落下了脚。林雅芳去的是工厂,做服装,也能挣点钱,时间长了,身体吃不消。时断时续的,能干多少是多少。
他们不知道家里发生的情况,只知道两个人把生活过好。陈志强常对林雅芳说:
“你不要太累了,安安心心把孩子生下来。我都会把他养好,他可是烈士的子女啊。”
“你可要照顾好自己,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你都是孩子的父亲,千万别想那么多。”
林雅芳想不了那么多,孩子在肚子里都那么大了,只有生下来那么简单。她曾经告诉陈志强,你要是要我,你就要孩子,孩子没有罪。
陈志强对林雅芳的爱,决定了让他爱上孩子。都选择了那么多年,让那么多的亲人看着,自己表过的态,说过的话,不能说不算就不算了吧。
在他们生活最困难的时候,陈阳就这样来到了人世间。他们对这个儿子充满了希望,这是他们对生活的共同愿望,共同的欢歌笑语。
小陈阳看着是那种满脸福气的孩子。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顽皮的模样,让陈志强怜爱如金,胜如亲子,他已经没有了思想上的隔阂,无论如何也要用心的培养出来。这是林雅芳身上掉下来的肉,没有理由不去爱惜它,无论是哭还是笑都觉得是一首动听的歌。尽管收入屈指可数,可他们从没有让小陈阳委屈过。这在他们看来,
这个小宝贝儿就是两个人自己的作品。
“雅芳,这小家伙,真可爱,得想办法把他带好。光给他人干活打工,我们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等你多少能够独立了,帮我一下,咱们还开个面馆,这在餐饮业也能混下去。”
与林雅芳商量后,得到的是积极的支持,而且是要勇敢的走下去。陈志强是那种不愿意低头的人,在深圳这样的地方,他想找点事做,究竟是去做些什么?最终还是回到了开面馆上。
陈志强觉得自己有基础,在柳林镇有过实打实的经验,再有林雅芳这个有力的下手,办个面馆应该不成问题,消费人群定位的北方工人上。
半年后,“志强面馆”在东湖一条街上开了业。虽然不大,但富有特色,质量也不错,人群也很固定,收入也很稳定。
面馆里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蹦蹦跳跳的小陈阳,东跑跑,西跑跑,哭一哭,闹一闹,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属于苦并快乐的生活。
时光流年,岁月如梭。小陈阳在跑跑跳跳哭哭闹闹的生活中,很快长大了,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上幼儿园还好说,因为开面馆赚的钱足够了,好的面馆也成了特色面馆,陈志强的制面技术还真上了水平。
这几年,陈志强带林雅芳和小陈阳回过一次柳林镇,而且趁着还是暑假。林同海对女儿女婿的回来没有声张,他觉得没有必要,弄不好会弄出事来,低调是非常有必要。
回来之前,陈志强与林雅芳商量,小陈阳在慢慢的长大,一直在深圳打工也不是个事,将来还要上学,得想想办法。
“对我们来说,只有在餐饮业上干点事,才能有立足的地方。”
这是陈志强的考虑。林雅芳觉得有道理,也很支持。
“志强面馆这个牌子,算是打出来了。再停个一两年,我们可以回省城专门办一个,挣了钱以后,买个房子,不行,买个二手房,先让孩子落上户口,把学上了,这样心里就踏实了。”
林雅芳这个想法很实际,努努力也能达到,就成了他们的奋斗目标。这个想法告诉给林同海后,也得到了支持,劝他们考虑得细致一点,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不要打无准备之仗。
陈志强和林雅芳回去的这一次,林同海给他们讲了当年的情况,尽管是一次误解,但也只能如此,毕竟没有恶意的成分存在,当年的事没有办法去解决,小陈阳的存在也不是什么错。
林同海知道,女儿和女婿在外面混也不容易,干出点事情来也得下不少力,再加上带着外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苦乐年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