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8章 所有人的乡情都值得纪念(1/2)
柳慧芳和林雅芳,可以说是柳林镇的两枝花。她们当年在镇中学的老师,是林雅芳的父亲林同海,那时是她们的班主任。
柳慧芳是一心扑在学习上的女孩子。主要原因是她的颜值不是很高,也就是打80分左右。这样关注她的同学就不是很多,也给了她专心致志学习的机会。
而林雅芳却不一样,有了父亲这个班主任,颜值又在90分以上,自然成了男同学关注的焦点。她与柳慧芳的表现正好相反,学习上分了心。
“孩子,你要向慧芳同学学习,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如果一意孤行的话,你会耽误了你自己。你要知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像这样学习上的事,你要是不听爸爸的话,会耽误了你一辈子。这是实话,你好好的想一想吧!”
林同海叮嘱她的这一番话,对于心理上有优越性的她来说,还是被事实给迷惑了,尽管她没有做过格的事情,但冲动的青春期还是让她吃了亏。
林雅芳在学习上分了心,大学没有考上。可她的颜值和背景,还是成了柳林镇的一枝花。只不过她后来的选择,尽管有些曲曲折折,可凭着她和陈志强的能力,现在看来过的还不错。
柳慧芳的结果就不一样了。她的努力学习和奋斗,帮助她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几次来来回回的人生选择,又让她与赖强贵结下了姻缘,成了一名她早就想做的军嫂。
她们两个都曾经感叹过,人生之路不是想象的那么完整,也不是期盼的那样完美,每一次的选择和每一次的迈岀,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结果,只要你不慎重,你就会追悔莫及。
现在,林雅芳回柳林镇的机会已经不多,除了春节回去两天,父母身体有病回去两天,其他的时间都在照看生意。
“说点实话,你对柳林镇的感情是越来越淡了,有时候也很少提起来。”
陈志强提醒她时,林雅芳不好多说什么,就回怼他两句。
“你最应该回去,看你的老爹,看看你的丈母娘。留下我一个人,看着你的美食城。”
看着林雅芳没好气,陈志强就悄悄的走开。一个女人跟自己这么多年,还是让着她好。
柳慧芳自从跟着赖强贵转业昆明后,她回柳林镇的机会就更少了,基本上也就春节回去一次。有时还不忘去看看自己的班主任林同海。
要说对柳林镇的感情深,应该说是柳慧芳。因为她毕竟距离柳林镇太远了。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她生活的有些不习惯,但她认为这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什么错,只有自己积极的适应。
因为林雅芳是镇上的一枝花,柳慧芳又是镇上考出的一个名牌大学生。她们两个人的关注度,在镇上是最高的。可她们回镇上的次数越来越少,引起的话题也就越来越多。
“养个女孩,嫁出去了,就是泼出去的水。”
“在外面混的再好,也得想着咱柳林镇。这里是她的根,忘了故乡就等于丢掉了根。”
这话虽然是对她们说的,但也让人想起了柳冬生,这个柳林村混得点有出息的小伙子。
对柳林镇和柳林村的乡亲们来说,孩子们能够走出去,就是骄傲和自豪了。
时间的河流滚滚向前,岁月的浪花激流勇进。
20多年的光阴,可以让一个小伙子白了少年头,可以让一个小姑娘藏满眼泪。许多人去找这里面的原因,找来找去得到的答案是,一种故乡的情景。很多的时候,这些小伙子,小姑娘都会想自己从哪里来的,又将要回到哪里去。
不过,他们还是给柳林镇和柳林村办了许多的实事,乡亲们还是以各种方式记下了他们。
印象深的是这样几件事:
柳林村修公路,柳冬生和黄洁主动捐了五万元。那个时候的五万元,可以盖两层特制的小楼。村里为维修公路专门立了一座碑作为纪念,把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刻在了最前面。
镇上要建一所小学,募集资金时,陈志强和林雅芳得知情况后,专门回镇上参加了捐赠仪式,一下子掏出了十万元。这对一对外出打工的夫妻来说,能够做出这样的贡献,真的足够了。
柳慧芳生活在昆明,每年回去的机会不是很多,但她都会从赖强贵那里,争取一批普洱的茶叶,每次回去都挨家挨户的送上一份。尽管心意不是很大,但表达出来的心情,却让乡亲们很感动。
送出去的孩子,嫁出去的姑娘。柳林镇和柳林村都是他们的根,这种乡情是一种特制的纽带。
我们总是问,情感从哪里来?缘分从哪里来?不是无缘无故的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
来,总有依据,总有说法。所以,我们觉得,就像去追求事业的成功,天上不会掉馅饼。
柳冬生认为,他们是走出柳林镇,在外面奋斗的一代。算不算第一代,他认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做出了点事,没有忘了根。
对于他们的下一代来说,并不像柳冬生所想象的那样,与他们同样走许多坎坎坷坷的路。
毕竟所处的年代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苦乐年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