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3章 林岩来信(1/2)
分完了,各人往各家搬运。
这时候的田野,人欢马叫,是最热闹的。平缓的地有用平车拉的,手推车推的,各有办法,实在没辙的只能用肩挑。
有劳力的自然不发愁,没有劳力的,只能让人撺忙,像赵玉美的话自然不用愁,她娇滴滴也没有人指望她干活,自打陈冬梅搬出去后,她可就是完全放飞自我,吴雪芳一天天的就屁颠屁颠的跟着她后面走,俨然一副好姐妹的模样。
人是群居生物,开始吴雪芳还有点顾虑,但是知青点就剩下她们两个女的,另外两个男知青也不怎么理她,而且赵玉美时不时给她点好处……
运到家里的玉米穗,摆在窗户上、碾盘上、水泥板上,先是晾晒,等晒干了,抽空再手工剥去籽粒,剥籽前,先用锥子戳开几道,剥玉米就不磨手了,还有的用解放鞋……各种办法齐上阵。有时,也会把玉米穗堆在屋内,四周堵严,用棍子来捶打。这就快多了。
就这样,队里的玉米一天一天的收完了。玉米杆子晒的差不多了,还要装上,装得高大瓷实,运到生产队的饲养室,再上垛;有时来不及了,社员们暂时抱出地头,竖立在一起。
在大家的院墙外,年年都竖立着生产队收获的秸秆,一直等到生产队牲口没草时,再往饲养室运。麦子出来的时候,看小鸡的(防止散养的小鸡叨麦苗)总会用它搭成小屋,作避雨用。
这个年代的邮递员是值得让人尊敬的,他们就是骑着一辆自行车翻山越岭,遇到高山河流还要扛着走,踏过无数深山老林,几十年如一日。
而周时宜虽然相信老厂长办事能力,何尝不也是抱着赌一把的态度,尤其是林岩火车站送别说的那一番话,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奈何这里做什么都不方便!
这一天她在上工的时候,就听到大队长喊到她的名字,说有她的信,其他知青也有。
“你家里来信说了啥?”陈冬梅也有信,只不过信里都是抱怨家里怎么样,看字迹就能联想到她妈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写的,还说她弟弟要结婚了,作为姐姐怎么样都要意思意思一下,说什么让自己勤快一点,多挣点粮食给他们寄回去,家里实在困难,加上弟弟那一点工资养家起来……诸如此类的情况。
周时宜说道,“没有说啥,就是一些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事情。”这封信是林岩写的,里面还有一张老厂长的亲笔信,看来现在二人关系挺好的,从语言里能看得出来老厂长对林岩的满意。
信里大概介绍了她走后的情况,没想到林岩办事就是靠谱,说什么周家人如今搬到了张春媛的娘家,周建国作为上门女婿那个家早就不是他的家了,回去指不定被人戳脊梁骨。
而且还传出谣言说什么吴大贵也就是张春媛的前夫是被他们害死的,导致吴大贵的家人有些不放心,要是真的,这吴大贵可就是大怨种,自己的工作被人顶替了,还为此丧了命。
还说了张彬彬乱搞男女关系被停职查看,要知道因为作风问题被举报的可是很严重,现在一个工作岗位有多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整天就盯着看,估计张家距离凉凉估计不远了。
信里还说了生怕她收不到信,他就不寄任何东西了,回头有空让自己写一封回去,到时候缺什么就说什么,还询问那边的冬天冷不冷,乡下条件艰苦,棉衣棉裤那些他给她寄过来。
老厂长的那封也是简单说了下周家的情况,还说了房子里面本来的东西没有让周建国拿走一丝,相当于让他们卷铺盖走人,零零碎碎又简单嘘寒问暖一番,最后让她放心,也说了回头让婶子给她做一些冬天的衣服,还会在里面夹带一些票子,让她自己注意下。
不得不说,老厂长一家还是对原主挺好的,可惜他们不知道原主已经死在了周建国的皮鞭下。
陈冬梅说道,“你说是不是有些父母天生不爱自己的孩子。”
她都逃的这么远了,那些人还不想要放过她,好想要吸她的血,要是她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女孩子少吃点,节约粮食给他们寄回去,那么这一辈子她就完了。
周时宜没有说话,因为她知道陈冬梅是需要倾诉,她什么都隐埋得太久。
“你不知道我家的情况,以前我叫陈招娣,这名字是后来我自己去改的……”
陈冬梅慢慢说自己的事情,自从跟周时宜接触这么一段时间来,她已经把对方当成了朋友,要不然为什么对谁都冷淡对自己还能说得上话呢?
“所以我选择主动下乡就是想要离他们远远的,最好永远都不要回去,在这里虽然累点苦点,只要勤快点就挺好的,起码不用看人脸色下饭……”
陈冬梅也不傻,在知青点她只是不想要把事情闹大。
周时宜没想到这陈冬梅家里还真是……想当初她房东的大女儿叫姚招娣,第二个叫盼弟,第三个终于如愿以偿,哎!都是天涯沦落人啊!谁也没有谁好到哪儿去。
“没事,都会熬过去,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周时宜拿着蒲扇扇风,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书七零砸锅卖铁:咸鱼下乡》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