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6章 金黄酥脆(1/2)
阿爷老是这样说,但家里没钱。
沈艳红抿嘴不说话,还有她明明都没有怎么吃过糖,那沈正阳天天吃糖都没事,她知道家里没钱……懂事的她更加沉默了。
以前她不懂事,看见过小朋友吃糖,她那时候馋的紧,回来想要阿爷给她一分钱,那次她还小,为了一分钱在阿爷的床头还跪下来求了好久,阿爷也是这样来告诉她。不过那时候自己一根筋不管不顾就想要一分钱,最后她哭了也没有得到,从那时候起她就再也没有问过阿爷一分钱了,再也不提自己要吃糖了。
她知道家里很穷很穷!
谷笪是用竹篾编成的席子,常被用来垫米或稻谷,那稻谷一般至少要在烈日下晒三天才能存放起来。
他们寨子的晒谷场都不是水泥,虽然用它来晒谷子还是会有沙子和石子但比起不用要好得多。所以,家里人晒稻谷,常常要用谷笪充当“垫子”,这样既能让谷粒最大限度地远离“沙子”,又能让谷粒在晒太阳的时候更加通风透气。
那就是,特别是夏天,“风时雨”经常是“不速之客”。有时候一天估计要收上工个五次,每次收好又出太阳了,不收吧还真的不敢赌。
在迫在眉睫的时刻收起谷粒,如果谷粒是晒在地面上,免不了要将它们弄成一堆,再用筲箕盛起来,倒进箩筐,然后挑到屋里。而有了谷笪,只需要几个人合力,将谷笪的四面稍微“折叠”,就可以合力把谷笪连同稻谷安全带到屋里了。
一旦没有人手,只需在谷笪四周用力扯一下,往里翻,金黄的谷粒就乖乖到了谷笪的中心位置,这时候再用筲箕来聚拢谷粒,然后倒入箩筐中,这样就会方便很多!
除了供晒稻谷用,平常晒花生、菜脯、大菜(大芥菜)等等,只要数量多,也会用谷笪垫着。
而他因为有这手艺,便可以代替工分!谷笪有时候烂了他就会负责维修,勉强维持爷孙二人的生活,只是眼看孙女读书年纪也大了。他一毛一分的攒着钱就是想要送她去学堂,故而平时节约到极致。有次孙女想要一分钱买糖吃,求了他好久,可是他那次没有答应,因为他觉得有口吃的就不错了,都要攒起来,用一分就茬一毛 。
虽然是为了孙女好,可是说出来的话却不会表达,而沈艳红眼里的光黯淡不少。她知道家里穷可是她很努力干活了,她不喜欢每一次阿爷都要这样说,她心里很不舒服但不知道哪里不舒服。早知道要挨一顿数落……还有糖里怎么会有虫子,可干净了,她应该偷偷在外面吃掉不让阿爷发现。
“阿爷,我先去做饭。”沈艳红不爱听她爷说扫兴的话,她就觉得糖就是好吃。她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甜的东西,要是有虫子那他们怎么都天天吃,也没有看见他们牙齿坏掉啊?
瘸腿吴以为自己孙女听进去了,感叹自家孙女就是懂事,手里的竹编也不忘落下,“等下给我煮一碗酸菜汤,辣椒面我已经碾好了,挂在门板上。”
“好。”张艳红赶紧做饭,就想快一点做完,等下好和小伙伴们去捉泥鳅。
偶尔换换口味也是挺好的,周时宜还专门又和大队长家里换了两块豆腐,打算等下就有一道泥鳅炖豆腐。
陈冬梅处理泥鳅还行,黄鳝就有点害怕,滑不溜秋的东西还长得像蛇。
周时宜只是看着她那副明明怕的要死,还要强迫自己接受的表情,直接把黄鳝盆拿过来。
“我来吧!”
陈冬梅有些不好意思了,只能蹲在门槛的位置,看着周时宜操作。
首先将泥鳅放入塑料袋中将口扎起,留下一道口,往里面撒点盐。陈冬梅发现,泥鳅几分钟后已经不动弹了。紧接着周时宜将泥鳅清洗干净,剪开腹部,取出内脏,再清洗一遍就可以弄干净了。
这套动作下来一气呵成!
“时宜你不怕吗?”
这也太简直太干净利落了吧!
周时宜说道:“在我眼里,它们就是好吃的,和蔬菜没有什么区别。”
接着到泥鳅去头,去内脏,用盐先捏一下,陈冬梅负责烧水烧开水烫一下,水中放盐和醋,容易将黏液除去,见黏液脱入离火将泥鳅洗净。
然后周时宜将洗净的泥鳅两面划几刀,刀深到骨不要断,目的就是让它容易炸透。
接着将泥鳅腌制一下,使之入味,老抽少许为上色,生抽调味,糖提鲜,十三香增香去腥,这些调料可先碗里调匀后,再入泥鳅。
陈冬梅看着周时宜拿着她好多不知道的瓶瓶罐罐出来,虽然对方说过这些是调料,但是种类太多她记不住,每次只是简单的油盐还有味精,酱油辣椒,葱蒜。
最后热油一来,捞出被炸得金黄酥脆的泥鳅时,那香味弥漫在整个厨房里面,一口下去,香到陈冬梅差点舌头都要咬掉了。
……
天不亮,整个寨子都是乌漆麻黑的,陆陆续续已经有人开始起来。
等太阳出来时,又是一阵让人烦躁的天气,幸好保温瓶里面的有冷水,即使这样还是口渴的要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书七零砸锅卖铁:咸鱼下乡》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