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4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1/2)
莫莳被训得低下了头。
她心虚了,感觉自己被苏师父看透了。
训完莫莳,苏慎转向木森,“木小子,你要是愿意学习药材炮制,也可以定期下山……”
木森看看莫莳,只能看见她黑鸦色的发顶。
和莫莳不同,他对种植药材和炮制药材并没有兴趣。
越学习他就越能感觉到,中医的博大精深,自己想把中医学透学精尚嫌精力不够,就更不能把有限的精力分散了。
至于药材,华国地大物博,总不会缺的。
如果莫莳此时能够听到木森的心声,她一定会教他做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根据她所了解的,几十年后,很多国人怒骂中医无能,开的方子吃了没有效果。
而中医只能悲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莫莳还记得新世纪一位老中医的泣血怒斥。
“以前,我用两味中药能救一条命,但现在同样的两味中药,我救不了命了!
为什么啊?
第一个,药材假。
比如说黄连,川府之国的黄连最好,可现在呢,道地的黄连,我根本用不到。
日国人大量进口,那些真正好的道地药材,大多都出口到日国去了。
华国人买不到了,岂不可悲、可笑?!
第二个,药材不好。
以前我们用的药材都是野生的。
而现在呢,几乎清一色人工种植的,化肥、农药、激素催出来的,不但农残超标,药性也大不同了。
野山参吃一点就流鼻血,可现在的人参当萝卜吃也没事儿……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我的诊断是对的,却救不了命了!
同样的方子,同样的药材,但药性、药效和以前大相径庭。
哎~
等我们这一辈老的都死了,华国中医可能就会名存实亡了。
也许,乡野间还能剩一点星星火种……”
回想起未来的那个画面,莫莳心内波涛汹涌,她绝不允许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莫莳抬起头,刚要说话,就听木森说道,“苏师父,你和于师父不是也会一些中药炮制吗?
我按部就班地跟着你们学就好,就不下山专门跟王师父学了。
我想把精力更多地,用在学习医术,而不是药材上。
华国地大物博,中药材总不会缺的……”
莫莳瞪向木森,恶狠狠地说道,“现在中药材不缺,但你能保证几十年后中药也不缺吗?
华国是地大物博,但华国人也多啊,现在就八亿多接近九亿人,几十年后,人口也许会变成十几亿。
山上野生的药材就那些,你还觉得中药不会缺吗?”
“呃,”木森被莫莳堵住了,这种猜想很可能成真,“我……”
谁知道莫莳又变脸似的笑了,“嘿嘿,没事儿。
木森你就好好学医术,药材的事儿不用担心,有我呢。
我天赋异禀,可以一心二用,学医术也不耽误我种药、制药。
等你成了大医的那天,你用的药材,我包了!”
莫莳拍着胸脯跟木森保证。
她又看向几位师父,“师父们,以后你们要用的药材,也都包在我身上。
我为大医种草药……”
“你这丫头……说一出是一出……
医术你要是学不好,可别怪师父们家法伺候!”
于成德故意板着脸,吓唬莫莳。
其实,他舍不得,莫莳是他的徒弟,更是他的希望。
吃完晚饭,莫莳送二太爷回家,木森则和六位师父一起住在了药厂。
天已经黑透了,莫莳打着手电筒走在二太爷身侧。
二太爷左右看看,周围静悄悄的,只有虫鸣声声相伴。
“莳丫头,刚才提到中药,你情绪不太对。
你那次看到了一些不太好的未来情景,其中也有中药,是吗?”
莫莳感应了下四周,确定没人后,她才把几十年后中药材的窘境告诉了二太爷。
“太爷,等开春了,咱们就在山上种草药吧。
我想好了,除了人工种植之外,咱们要尽可能地模仿野生环境,一定要坚持‘三不’原则。
一,坚决不用化肥。
二,坚决不用农药。
三,坚决不用激素。
村里的农田,能不用化肥农药,还是不用的好。
不可避免的话,能少用,就少用。
几十年后,不知道多少病症,都是因为农药化肥激素和各种添加剂吃出来的……”
华国要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一两百年完成的现代化路程,其中必然要付出牺牲和代价。
只是这牺牲和代价,太沉重了些。
莫莳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神,改变不了太多。
但虽千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七零知青我为中医扛大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