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8章 鹿鸣宴(1/2)
报喜人拿了赏钱开心地骑着马匆匆离去,边走边敲着锣,声音嘹亮地传遍了整个县城:“恭喜我县陆逸陆老爷高中山东乡试第一名!”这是县丞和主簿老爷特意吩咐的,要将这个喜讯传遍整个县城。
院子里的众人得知要办喜宴,纷纷加入到忙碌的准备中。一位妇人走到李氏身旁,温声说道:“如今陆老爷中了解元,这是天大的福气,您怎么能亲自动手安排这些琐事呢?让我们来帮忙就好了。”
陆逸被一片忙碌的嘈杂声吵得头痛,不禁躲进了卧室,他需要一点安静。
晌午时分,喜宴已经布置好了,十桌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陆逸走到主桌前坐下,众人不停敬酒,享受着恭维和祝福。
饭后,陆逸感到有些酒力不胜,他走进卧室,躺在床上小憩片刻。李氏轻轻推开卧室的门,走了进来,看着陆逸温柔地说道:“衙门的人找你。”
陆逸缓缓坐起身来,微微摆了摆头,示意自己已经清醒过来。他起身跟随走出卧室。
陆逸走到他们面前,询问道:“衙门有何事?”
衙役中的一位恭敬道:“县丞大人请陆老爷前去参加鹿鸣宴。”
鹿鸣宴在唐朝时期便已兴起,是指在科举考试中,参加乡试后放榜的第二天,为庆祝新科举人取得佳绩而举办的宴会,本次宴会的参加人员有考官以及新科举人,还有一些年老的举人以及官员。
虽然陆逸已经回来诸城,但是诸城老爷们觉得县里除了第一位解元,怎么说都要办一场,于是和乡绅一起掏钱办了一场。
举办的地点定在了万花楼,早早地清了场,老鸨也乐意,毕竟给解元公庆祝,传了出去生意还不得更好?
万花楼门口还挂上了大红灯笼和红丝带,陆逸看着总觉得怪怪的。
“鹿鸣宴”因宴会上演奏《诗经》中的《鹿鸣》篇助兴而得名,是在周代“乡饮酒礼”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聚会形式。
在宴会中,《诗经》之《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与《节南山》等乐章,吹笙鼓簧,宴乐熙和,具备了序长幼、别尊卑、敦风励俗、教化天下等多种功能,鹿鸣宴因此为历代绝大多数统治者和儒家知识分子所重视,并由此长期盛行不衰。
陆逸踏入万花楼大厅,一片热闹景象映入眼帘。县丞、主簿、薛教谕以及众多官员早已到齐,而三十多名学子和当地的乡绅们也纷纷到场,场面之盛可谓五六十人之众。
由于新任县令尚未到来,县丞临时代理主位,高高坐在上首。陆逸被安排在左边第二的位置上,这次乡试可是他独享骄傲。
洪武年间,山东录取举人的名额仅有40人,而在景泰七年则增至75人。对于有89个县的诸城来说,能有一名举人已是难得的喜事。陆逸来时早就得知,这次乡试诸城仅中他一人。
黄高二人一直向陆逸投来欢喜的眼神,脸上的笑容几乎要笑烂了。
身着绿色官袍的县丞开口说道:“恭喜陆解元啊,年纪轻轻就能名列第一,真是文曲星降世啊!你为我诸城争光,真乃诸城荣耀也!”他的声音洪亮而庄重,彰显着对陆逸的赞赏之情。
陆逸微笑着回答道:“全是诸位大人和老师的教导,我只是侥幸而已,实在是不敢当。”他的回答谦虚而恭谨,彰显着他的谦逊之心。
县丞连忙说道:“陆解元客气了!来人,上菜,奏乐!”
他的声音刚落,随即有一队侍者端着色香俱全的佳肴走进大厅,香气四溢。同时,一支乐队开始奏起《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样的诗句,表达的是对贤才的礼遇和尊敬,在这个场所正是恰得其意。
“恭喜陆解元!”
众多官员和学子们纷纷举杯庆贺,齐声祝福陆逸的名字响彻大厅。他们兴奋的笑容和热烈的掌声交织在一起,将整个大厅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陆逸微笑着向众人致谢,觥筹交错之间,头晕得厉害,不知道喝了多少杯酒。酒香四溢,酒杯中液体金黄晶莹,散发出浓郁的麦香和果香。陆逸的脸颊微红,他试图站起身来,但脚下有些不稳,只能又坐了下来。
这时,薛教谕端着一盘盖着红布的东西走了过来。他一身绿色官袍,举止庄重,手中捧着的盘子上面,红布里面隐隐透露着盛宴中一份特殊的礼物。
“怀行,这是众位大人和乡亲资助你进京赶考的费用,你且收下。”薛教谕将盘子放在陆逸面前,轻声说道。
鹿鸣宴其实也是为贫困学子募捐的宴会。宴上主要宴请的都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而举子中也有很多出身寒门无钱赶考的。在鹿鸣宴的场合,这两者很容易互帮互助。地方政府会资助举子,而地方士绅也会慷慨解囊。这类对于举子的捐赠称为“津送”。
陆逸双手接过盘子,感受着其沉甸甸的重量,大概八斤,估摸着有一百两左右,真是大方。
他感慨地说道:“老师家里也不富裕,岂能如此破费,逸仰仗老师教导无以回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探花郎:陛下我真不是曹贼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