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五章 朝鲜的事情总是那么糟糕(1/2)
崇祯元年春三月。
朝鲜作为大明的藩属国,必须使用大明的年号。
所以从今年春节过后,朝鲜便用上了崇祯的年号。
历史上,朝鲜在国内偷偷用这个年号,一直用到大清末年,倭寇第二次入侵的时候。
可见当年的朝鲜,还没有后世那么无耻。
当今的朝鲜王,名叫李倧。说起来,他也不是正常继位。
是他的弟弟,前任朝鲜国王,竟然敢反对大明朝廷,在建奴造反的过程中保持中立。
完全不顾大明当年援助朝鲜的恩情。
这年代的朝鲜,还是很要脸面的,以儒生之国自居。
国王这么不讲理,大臣们就不乐意。
于是大臣们群起反对,前任国王的统治不稳。
李倧也就趁机发动政变,推翻了自己的叔叔,成为新任朝鲜国王。
这天,李倧正在宫中吟诗作对。
他刚即位时,建奴正屡战屡胜,咄咄逼人,所以他一直心情糟糕。
生怕哪天建奴就打过来。
但是,几个月前,大明新皇帝登基之后。
一举击败建奴,夺回辽西。
李倧一下子喜出望外:大明天兵又振作起来了!
这些建奴的心思,一定放在防备大明进攻之上。
他们朝鲜,自然也就安全了。
所以李倧在给朱由检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表之后,就又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李倧搂着一个宫女,正要调笑几句。
突然,一位大臣猛地推门而入。
李倧脸色一沉:“你太失礼了!平时儒家忠君的教育,你都忘了吗?”
那大臣闻言,只是苦笑一下,赶忙把手里的军报递了过去。
“大王,建奴打过来了!”
李倧听到这句话,心里猛地一跳,赶忙接过军报,仔细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他,他脚下一软,跌坐回椅子里。
“建奴发兵二十万,进攻我们朝鲜?”
他不可置信地惊叫道。
那大臣摇头:“陛下,建奴哪里来的二十万大军,不过是号称罢了。依臣看,建奴顶多也就派来四万人。”
这数字一下缩水了百分之八十。
但李倧的情绪还是没恢复过来。
“就算只有四万,我们朝鲜也抵挡不住啊。”
这李倧虽然没什么治国能力,但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现在的朝鲜就是东北亚第一软柿子。
别说建奴的四万人了,就是科尔沁那两万骑兵,都能在朝鲜横着走。
大臣道:“大王别灰心丧气,我们还有大明呢。”
李倧听到这里,一下子来了精神:
“对,我们还有大明天兵呢!赶快给陛下写信,让他派兵救援朝鲜。”
朝鲜使臣拿到求援信,马不停蹄地赶往大明。
但是,建奴军队的速度比他还要快。
或者说朝鲜的军队,比想象中的还要废物。
这使臣刚一到顺天,就得到了汉城沦陷,李倧不知所踪的消息。
使臣跌坐在地上,不知道说什么好。
而此时,大明朝廷上,也为是否要救援朝鲜,争论了起来。
朱由检叹了口气:“这朝鲜怎么总出事情。”
大臣们奇怪的看了皇帝一眼。
这朝鲜,也就万历年间闹过一次倭乱,皇帝这个“总”字,从何而来啊?
但他们没有询问,而是认真讨论起来。
大多数大臣其实都支持救援朝鲜。
这倒也正常。
朝鲜毕竟是大明两百多年的藩属,一直很恭顺。
自从三十年前万历皇帝派兵支援朝鲜,朝鲜上下更是把大明当再生父母。
现在父母救一下儿子,天经地义。
更何况朝鲜地理位置重要,是围攻建奴的重要一环。
但在具体怎么出兵的问题上,大臣们可就吵开了。
以孙承宗为首的一派,认为应该赶快出兵攻打盛京,把建奴的老巢给打了,围魏救赵。
另一派则认为,建奴在辽河东岸建立了大量堡垒,就算进攻,一时之间也未必能攻破。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派兵支援朝鲜。
朱由检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向孙承宗。
“爱卿,朕如果让你进攻辽东,你要多长时间才能打下盛京?”
孙承宗傲然一笑:“陛下,老臣麾下现在有十二万五千汉家军队,两万五千科尔沁骑兵队,而建奴留守的军队,顶多两万。”
孙承宗认真道:“这十五万对两万,以七对一,最多一个月,就能过河。绝对能敢在朝鲜完蛋之前,逼迫建奴军队撤走!”
朱由检听到这里,表面上点头,心里却盘算起来。
连续几场大胜,让孙承宗有些骄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