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一章 辽河之战,半渡而击?(1/2)
明军与建奴军队,在辽河边对峙了三天。
每一天,双方都要试探性地交战数次。至于斥候探马之间的交锋,一天更是有几十次。
“杀!”
上游某处,悄悄渡河的几十名科尔沁骑兵,与二十名建奴探马,交起手来。
几天前,明军第一次派科尔沁骑兵过河时,这些骑兵还心里发虚。
数年前,努尔哈赤崛起,他们科尔沁曾经组织联军,与建奴大战。
结果被打得大败,所以后来才连续把几位台吉的女儿嫁给建奴的可汗。
到现在,这些科尔沁骑兵,仍然对建奴心有余悸。
但只是刚一交手,科尔沁人的心理阴影,就被打破了。
“哈哈,这建奴,也不过如此嘛!”
科尔沁骑兵的马上工夫,本就不弱于建奴。
加上过去几个月,朝廷给他们配备了新的弓箭和盔甲。还对他们进行严格训练。
现在更是能吊着建奴打。
“要是数年前,咱们也有这样的武器,建奴当时就要完蛋了。”
这样的交手,一共发生了上百次次。
科尔沁部的骑兵,也不是总能占据优势。
有时他们碰上建奴的大股部队,也会多丢几条人命。
但总的来看,交换比还是赚的。
而在正面战场,孙承宗轮番派遣各部兵马,试探性地渡河。
建奴虽然占据地形优势,但人数却不够多。
明军四处出击,拉扯建奴。
总能在局部形成人数优势,虽然没能在河东岸建立稳固的阵地,但也没吃什么大亏。
三天下来,双方各自的损失,都有两千多人。
黄台吉看着战报,心里越来越没底。
照这么打下去,明军都不用派出主力,来打大规模会战,建奴都会撑不下去。
“哎,三天就是两千人,一个月就是两万人啊,这怎么坚持下去。”
黄台吉一阵摇头。
其他几个贝勒,也是苦着脸。
从朱由检继位到现在,也就不到一年的工夫,这明军怎么就脱胎换骨了?
代善叹气道:“大汗,不如我们现在就撤退吧,留下一万人断后,依托堡垒防守,总能坚持十天。”
“有了这十天时间,咱们完全可以回到盛京驻守。”
黄台吉一阵意动,但左思右想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建议。
“不行,不能撤退。现在退走,地里面的粮食,就全便宜明军了。咱们就算在盛京坚守到冬天,守到明军退兵。”
“那明年春天,也也会遭遇粮食危机。到时候明军再来,咱们不还是要完蛋?”
这话虽然有道理,但代善几人却翻了个白眼。
能把眼下这个坎渡过去,就是运气好了,还想着明年。
这句话他们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态度却没有那么恭敬了。
代善道:“那大汗,您说咱们该怎么办?”
黄台吉冥思苦想了许久,也想不出好办法。
这时,大帐中站立的侍卫中,走出一人:“大汗,奴才有一计。”
代善眉头一皱:“你是个什么东西,我们爱新觉罗们商讨大事,你个奴才也敢来插嘴!”
黄台吉抬头,见那人正是范文程,是投靠了建奴多年的包衣。
平日里也有些智谋,说不定还真有什么好计策?
所以黄台吉挥手止住了代善的话,转头和颜悦色地说道:“范文程,你有什么计策啊。”
范文程跪地磕头道:“大汗,那朱由检虽然天纵英才,继位几个月,就用雷霆手段整理了朝政,又组建了十几万大军。”
“但他毕竟是个年轻人,总是年轻气盛的。”
“只要您主动向他提出,邀请他过河一战,朱由检一定会上钩。”
“到时候,我女真大军全面出击,半渡而击之,明军一定大败。”
黄台吉皱起眉头:“你这计策我怎么听着有点耳熟?”
范文程赶忙道:“回大汗,这在春秋的时候,曾有人用过。”
黄台吉摇头:“什么春秋,现在都快冬天了。”
范文程嘴角抽动一下,想告诉大汗,这春秋是个时代,而不是季节,但又怕这话一出口,被人误会自己是在嘲笑大汗,说他没有知识。
这时,代善突然一拍脑袋。
“大汗,我也觉得这计谋耳熟,想了想,这不就是张辽威震逍遥津嘛!”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建奴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甚至把这本小说当兵书看。
历史上就干过用三国演义来指挥作战的事情。
听到代善这么说,黄台吉也跟着反应过来,他责备似地看向范文程。
“你平时还是要多读书,多看看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好书,也就不至于献出个计策,都不知道出处。”
范文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