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九章 城墙上的激战(1/2)
韩信站在山包上,望着远处的马关城。
炮火声中,明军已经进攻到城下,开始与城墙上幕府军交战。炮声渐渐停止。
幕府军的弓箭手退了下去。反而是明军的弓箭手,开始登上楼车,向城内射箭。
虽然明军已经开始列装火绳枪。但在攻城战时,还是不如弓箭好用。
明军箭如雨下,落在城墙后方,形势似乎极有利于大明一方。
但韩信的眉头微微皱起。
德川开国不过二十多年,幕府上下,虽然远不如当初打天下那般不要命,但毕竟也没到衰落的时候。
历史上的幕府有二百六十年的国运,现在不过才用掉十分之一。
如果是中原王朝的角度,现在幕府还正处在国力上升期。
先前明军在北九州之战,是用了海盗的武器。
突袭四国岛,以及偷袭德川家光的部队,又依靠了当地大名的跳反。
总而言之,都是取巧了。
即便连韩信,也有些小看了幕府军的战斗力。
然而到了硬碰硬的攻城战,马关城内的幕府军在绝境之下,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在韩信的望远镜中,只见幕府军在大明箭雨之下,竟然也毫不退缩,与明军厮杀在一起。
不时还能看到幕府军士兵,抱住明军士兵,从城墙上一起跳下。
韩信叹气道:“没想到倭国之中,也有如此多的忠义之人。幸好倭国内部不稳,如果没有那些投靠过来的大名,恐怕我麾下这十万明军,还真拿不下我国……”
他身后一个锦衣卫小声说道:“回禀韩大将军,这应该就是倭国所谓的武士之道。”
韩信摇头:“不管他是什么道,这马关城,都是势在必得。”
韩信很清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明军上下小觑幕府军,这既是失误,但也是优势。在这种小瞧之下,明军可以接受远超出一般情况下的伤亡。
正常作战,军队损失掉两、三成的兵力,就无力再战,必须拉到后方重振旗鼓。
攻城时,士兵要冒着城墙上的远程武器进攻,又只能通过云梯来攻城。
每一次进攻,都是添油战术。城下的部队的战损会快速增加,到时就只能把他们拉下,换上另一支队伍。
而另一支队伍还要重新再推进。
这也是攻城战往往旷日持久的原因。
现在明军能忍受的战损更高,而且幕府军已经连战连败,士气也还较为低落,正是一口气拿下马关城的好机会。
如果错过今天,那么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会破灭,幕府那边的士气就会振作起来。
而明军的士气则会跌落不少。
此消彼长之下,马关这里很可能打成持久战,这样一来,即便是投靠到明军这一方的大名,也有可能生出二心。
韩信催促前线明军,加紧进攻。
但前线的将军却派人回报:“大将军,我军伤亡过大,不如稍稍退后修整片刻,然后再次进攻。”
韩信听到这话,脸色一沉,正色道:“陛下派我军前来,正是因为你们都是优中选优的大明精锐,怎么刚刚受到一点点挫折,就想着后退?”
“告诉前线,我不管他伤亡多少,我只要马关。”
“传我将令,海上的军舰不要再顾忌误伤,重新开炮,轰击城内。”
此时的火炮,精确度远不如后世。
而且明军的火炮飘在海上,准确度就更低。
即便是瞄准城内,也很容易就打到城墙上,甚至城外。这样就就会造成误伤。
所以自从明军攻打到城下,明军舰队上的火炮就熄火了。
韩信周围站着的几个副将一脸焦急:“将军,这样恐怕不好吧。”
韩信淡淡道:“此时开火,自然会有误伤,但顶多误伤一千人。而如果今日拿不下马关,把攻城战拖延下去,就会多死伤数千乃至上万的人。”
“难道死在炮火误伤之下的性命,要比死在敌军刀剑下的性命,要更高贵吗?”
所有副将都沉默了。
其实这也是因为这支明军是朱由检从零开始拉起来的,所以底线还很高。
要放在三四年前的明军,那可是能做到友军有难都不动如山。
哪怕没有韩信的命令,他们都要开始痛击友军了,根本不会有任何的心理波动。要是有军令,只会坑友军坑得更加开心。
绝不会像现在这样,与韩信争辩。
副将们见韩信心意已决,只好把他的命令传递出去。
但传完令后,也都来到前线,加入攻城。
只留下韩信带着少量卫士,仍留在后方。
韩信拿起望远镜,看着明军士兵在炮火中前赴后继,不由得握紧了手指。
将望远镜的木质外壳,都捏的微微变形。
虽然他深知慈不掌兵的道理,刚才下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