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二章 大大的忠臣(1/2)
顺天府,大朝会。
这是崇祯四年最后一个初一,下个月就要过年,所以朝臣云集。
来宗道得偿所愿,当了阁老,所以志得意满。
他第一个走出来向皇帝贺喜:“陛下,过去一年之中,我大明军队横扫倭国,开疆扩土。”
“所以臣建议,请陛下封禅泰山!”
这话一出,大多数臣子都撇嘴,觉得来宗道的马屁拍的过分了。
自从宋真宗强行封禅之后,封禅的名声就臭了。
此后六百多年,就没有皇帝再去过泰山。
来宗道现在这个提议,确实有点离谱。
朱由检挥手道:“爱卿不必再说此事,太祖皇帝当年都未曾封禅,我自然不能越过太祖。”
提及先帝时,朱由检也不用“朕”这个自称了。
来宗道闻言,悻悻退回。
不过其他官员,倒是觉得皇帝虽然有些穷兵黩武,但依旧是明君。
对外扩张虽然不怎么好,但毕竟打赢了,而且损失不大。
所以他们也捏着鼻子,对朱由检祝贺。
但偏偏有人要趁此机会,来煞风景。
“臣魏藻德,有本要奏。”
朱由检听到这个名字,面无表情地看了过去。
这魏藻德历史上就是崇祯朝的状元,崇祯极为信重他,但此人却只会弄权,最后被皇帝赐死。
朱由检在崇祯元年开恩科时,这魏藻德竟然提前十几年就中了会元。
朱由检一看他的名字就不舒服,所以没有点他的状元,而是放了个二甲出身。
没想到这魏藻德颇会钻营,走了来宗道的路子,居然也混了个御史的身份。
魏藻德站了出来,把奏折递给太监,让他转交给朱由检。
然后朗声说道:“陛下,近日东南一带广有传言,据说朝廷要彻底废掉漕运。”
“臣请陛下下旨,一定要狠狠地辟谣。”
朱由检一边听着,一边看了奏折,然后面无表情地说道:“魏御史,你怎么知道这是谣言?”
魏藻德听到皇帝的问话,仍然正色道:“陛下,漕运百万漕工的生计,不能轻易处置。”
其他大臣也听出了皇帝的意思,他们对视一眼。
知道皇帝应该是真的有意要对漕运动手,他们当然是反对这一点,但现在有魏藻德出面,他们乐得在后边敲边鼓。
这魏藻德可是崇祯朝的进士,他来反对皇帝,这杀伤力可比他们这些前朝老臣的反对,要有力多了。
“看看,你自己点的进士都不赞同你的决策。”
朱由检还没什么反应,不过这时,来宗道可着急了。
魏藻德考中那年,他可是礼部尚书,所有士子都要叫他一声老师。在传统社会,这关系非同一般。
当年张居正权倾朝野,结果他的弟子刘台出头弹劾,也搞得张居正下不来台。
可见这师徒关系的重要性。
现在魏藻德出面反对皇帝,他来宗道可没办法独善其身。
而且后来这魏藻德又专门走了他的门路,关系更是紧密。
现在魏藻德和皇帝对上,万一皇帝一怒之下,以为自己是魏藻德的后台,然后把他的阁老位置给撤了,那岂不是亏大了。
于是来宗道立刻跳了出来:“魏藻德,你虽然是御史,但也不能捕风捉影。何况你对朝廷的决策也没什么理解,怎么能轻易反对!”
魏藻德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师,微微笑道:“来阁老,您何出此言呢?”
“微臣不是反对陛下对漕运动手,而是要提醒陛下,这漕运的复杂性!”
“漕工百万虽然是虚指,但十余万青壮,总还是有的。”
“臣建议,如果要对漕运动手,必须施展雷霆手段!臣听闻近日东北和蒙古都安定下来,陛下可从两地调兵南下,防备可能出现的乱子。”
来宗道听到这话,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向魏藻德。
你小子平日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今天拍起皇帝的马屁,倒是青出于蓝。
朱由检听到这里,心中也一阵惊讶。
这魏藻德也够狠的啊,居然连这种建议都能提出来。
朱由检自己不怕出乱子,所以早就动了调兵的心思。但这魏藻德毕竟读了十几年的四书五经,整日做八股文章,居然也能提出这种建议。
倒还真是……挺忠啊。
朱由检轻轻点头。
这会儿反倒是群臣们绷不住了。
他们本以为魏藻德是自己一伙儿的,没想到竟然是个威力加强版的来宗道,为了讨好皇帝,连做儒臣的底线都不要了。
他们立刻跳出来,对着魏藻德群起而攻之。
魏藻德先是偷眼看了下皇帝的神色,他看见朱由检似乎在微笑,就知道自己赌对了,皇帝确实不介意下狠手。
于是他对着那些儒臣的攻击,也同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我的万界打工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