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章 子嗣之殇(1/2)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最初的母系氏族到后来的父系氏族,是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是需要劳动力的,无论从种地到日常活计都离开男丁,所以存在没有男孩的家庭受欺负的现象。而且,骨子里的男权社会论存在“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思想,认为家里没有男孩就不足以立足。
70-80年代的计划生育抓得很紧,可是人们为了一个男儿宁愿出生入死的逃亡也不顾法律法规的要求。小品《超生游击队》有着广泛的生活原型。村里有一户人家有五个女孩了,为了再要一个儿子,把家里的粮食全部被罚没了,最后实在是无物可罚,为了表示惩戒和警示,把他家的房子都拆了一角,他们家也是无所畏惧,宁愿面临拆房的危险依然跑出去生产,然后是一个女孩,男人面对贫困的家庭和6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整日以酒浇愁,家庭陷入艰难境地。
叶子的小伙伴红梅家,面临着相似的情况。
红梅比叶子大几岁,但是底下有四个妹妹,每个孩子之间相差一岁多。为了照顾妹妹们,红梅比同龄孩子晚了好几年去上学。起初,红梅家的生活境况还是不错的。
叶子很喜欢去红梅家,她们家有一匹大白马,每次都要远远的看着大白马沙沙的吃草,看着白马灰色的尾巴甩来甩去。大白马身体是白色,是那种好看的低调的灰白色,头上背上和尾巴的毛都是灰色的。大而有神的眼睛,眼角的弯度非常柔美,看起来像过年戏台上的化好妆的额丹凤眼。因为有马,所以需要打很多草,叶子家养猪业需要打草,于是放学后的规定动作是,飞速回家,拿个饼子或者馒头,快速背筐,飞速出门到村边集合。
打满一筐草,两个女孩子还有很多的节目。高大的庄稼是远离村庄的喧嚣和大人们麻烦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烈日的炙烤,只有庄稼覆盖下宽阔的阴凉,这里没有家长的叫骂,只有孩子们的自由,这里没有作业,只有玩耍。首先是吃。叶子家因为妈妈的户口不在,少一个人的地,所以家境不好,没什么好吃的。红梅却每次都带很多的油渣。叶子好像从来也不问为什么,两个女孩子完成家里规定的任务就开心的吃,无论是饼子还是馒头,搭配上油渣都是很美味,更过分的是又一次没有吃完又不敢带回家,红梅竟然提议把剩下的油渣埋到了土里!其次就是玩儿啦,可以玩的项目太多了。可以抓蚂蚁,田地里的大蚂蚁比较笨,抓到一个坑里看几个黑大个在里面团团转,然后观察它们怎么经历焦灼、犹豫、互助然后出去。可以布置家园,把很多草堆在一起做成软软的沙发,在地里挖出点泥巴做成汽车、楼房等各种各样想做的东西,常常是天快黑了,要回家了,留在畦陇亩里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除了游戏,两个女孩子还经常一起说悄悄话,叶子的理想是老师,被几十个孩子围绕在身边“老师老师”叫着多好,自己会很多的知识,别人不会的自己都会。她畅想,自己在讲台上眉飞色舞的讲,讲台下百十双眼睛聚精会神的看着,百十个小耳朵用心的聆听着,大家用崇拜的眼神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当人,一定得当一个好老师,为了孩子们不顾自己一切的那种。她想啊想啊,眼睛望着头顶上一片玉米叶以及玉米叶外面高高的天空想的出神。红梅将来想建一个马场,几十匹骏马整整齐齐的立在马厩里,有银白的,有枣红的,有黝黑发亮的,骏马都甩着长长的鬃毛,时不时打个响鼻,马蹄子在马厩里噔噔嶝的发出动听的声响。马场很大,马儿们吃饱喝足就放出来,在马场里,纵情的奔跑,自己找一匹最喜欢的坐上去,手中那个小马鞭,对儿驾对儿驾的欢跑,马场上扬起阵阵的黄土飞尘,很是壮观。
“马场会有小马驹吗?”叶子带着希望问道。
“有啊,一定有啊!到时候给你一个吧。”红梅肯定的说。
“太好了,说定了昂,不许反悔的。拉钩”叶子追了一句。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两个小女孩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天气渐凉,玉米收了,种上了小麦。地里的草也越来越黄了,但是这个季节的草也很好,水分少,可以打过去晒干冬天喂猪喂羊喂马。但是红梅不怎么出来了,听说她妈妈又怀了弟弟(不管是不是,每次都让这么说。)马没时间伺候也卖了。红梅有时候也不能上课,听说是家里活儿太多。
来年的春夏,红梅妈偶尔出来在村里走走,肚子大的吓人,一双手必须小心翼翼的拖着,总感觉不小心会掉下来一样,村医玉春说,去医院看看吧,说不定什么情况,看看就放心了。第二天,红梅爸爸借了辆马车进城了。当天下午红梅破天荒的来找叶子玩,她说妈妈进城回来了,特别高兴,她今天不用干活了。
“叶子,我给你说个秘密,医院说我妈妈怀的双胞胎!”红梅用小手聚拢个喇叭在叶子耳边神神秘秘的说。
“双胞胎是什么?”叶子有点懵。
“你真傻,双胞胎是两个弟弟,咯咯咯。”红梅捂着嘴笑出来声。
红梅家要生双胞胎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在村里是没有过的事情,太有福气。
“你看人家红梅妈多会怀,原先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草芥粒粒》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