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1章 民间郎中手册(1/2)
托雷第二天就满是愤懑的离开了临安。
本以为可以轻松说动那个小女娃结盟,没想到却受尽了侮辱。
这个仇,托雷他记下来了。
日后攻宋之时,他必定第一个攻破临安,将那个女娃娃抢来给自己当小妾!
下一次常平朝还没有到来,关于皇太女怒斥蒙古四王子的话,已经传遍了整个临安。
勾栏里已经有一些说书人,将那一天发生的事情,通过艺术改编后,活灵活现的讲述了出来。
临安的百姓们何曾听过如此霸气的言语?
尤其是【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儿郎十万军】,【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两句话,更是让人热血沸腾。
即使是临安三学的学子们,尤其是注定了要在军队混一辈子的武学学子,不少人产生了投笔从戎的想法。
孟珙、王坚的定北军,就成为了最好的目标。
此前孟珙、王坚来到武学招人,因为那时候正在准备参加省试,所以基本上没啥人报名。
现在孟珙去临安附近的州县寻找兵员,只留下王坚一个人招收武学的学子。
没想到因为皇太女的一番霸气发言,导致了有许多投笔从戎想法的学子纷纷来报名。
因为今年的省试格外的严格,以前的传义、挟书、代笔三板斧行不通了。
省试的第一天,还没有进礼部贡院,就被揪出来上百个挟书、代笔的学子了。
考试的时候,又揪出来六、七十个作弊的学子。
这还是赵灵笙反复宣传过的结果,仍然还有这么多学子铤而走险,可见平时的时候作弊有多么的猖獗。
省试知贡举葛洪铁面无私,这些学子全部都赶出贡院,十年之内不许再次参加考试。
葛洪甚至还将参与作弊的学子名字,全部都写在了礼部贡院大门外,主打的就是让作弊的学子社会性死亡。
许多自觉科考无望的人,也无颜回到家乡,干脆就去定北军那里试试。
王坚一个人差点忙不过来,只能说是痛并快乐着了。
……
对于赵灵笙来说,生活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
前几天她怒斥托雷,在朝堂上并没有掀起什么涟漪,满朝文武似乎就当完全没有发生过这回事。
毕竟在此前赵灵笙和乔行简就申明过,有谁再提投降、议和者,一律革职查办。
为了自己的饭碗,这些官员即使倾向于与蒙古结盟,也不会说出来了。
至少在表面上,整个大宋朝廷,已经成为了赵灵笙的一言堂。
赵灵笙自己也清楚,她距离完全掌控朝堂,还差十万八千里远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阳奉阴违、暗藏祸心。
赵灵笙叹了口气,决定不去想这些烦心事了,毕竟事情再多也只能按照轻重缓急,一件件的去解决。
现在赵灵笙要做的,就是准备推广《赤脚医生手册》。
《赤脚医生手册》毕竟是近现代的着作,比如许多疾病用常见的西药治疗,这个在南宋时期就完全不现实。
赵灵笙只有把这部分内容剔除,然后召来翰林医官院的医官,再将自己前世听说过的一些偏方告知他们,询问是否可行。
经过近半年的增删,《赤脚医生手册》南宋两浙版已经完成了。
这本书的名字正式定为《民间郎中手册》。
因为在南宋这时候,并没有赤脚医生这个概念,人们叫医生要么是大夫、要么是郎中,要么根据【官家】一词延伸叫做医家。
书成之后,赵灵笙立刻召见了翰林医官院的曾御医。
因为去淮东传旨,并且治好了贾涉的病,所以赵灵笙已经下旨让曾御医出任翰林医官使一职,一跃升任到了翰林医官院的最高领导。
“曾卿,这是孤有感于民间疾苦,夜里梦到一位自称是孙思邈的老神仙,在梦中传授了我一些简单的医理,孤加以整理之后辑录成此书,你看看此书如何?”
赵灵笙将四位侍女抄写出来的原版书递给了曾御医。
曾御医此前多次被赵灵笙召见,原以为是皇太女对医术感兴趣,没想到居然又有神人传授医术。
皇太女殿下可真的受神人的钟爱啊!
双手接过还带有墨香的书,多看了几眼封面上的《民间郎中手册》几个字,曾御医就翻开封面开始翻阅起来。
刚看了几页后,曾御医就表示惊呆了。
他还从未读过如此【简单粗暴】的医书。
这本书里没有讲述什么病理,通篇都是描写得病后的症状,如何用简单的草药治疗或者缓解,如何诊断错误后如何补救等等。
除了医治的方法外,还有预防疾病的方法,比如将水烧开了再喝,村落里发生了瘟疫,应该如何防护都想到了。
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以曾御医的医术来看,这些治疗方法都还相当的靠谱。
曾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朕,南宋女帝,力挽狂澜于既倒》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