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章 防御工事(1/2)
要修筑防御工事的黄河边在潼县的秦东镇,在马上颠簸了将近一个小时,荆熙樾饿的直想吐,挖战壕御敌是头等大事,两个团的兵步行脚程慢,他先是在黄河边走了一圈,勘测完情况才回去。
荆文从军车上搬了一张简易的木桌子和一把板凳,铺好了图纸。
战壕和交通沟是家常便饭,荆熙樾画的是碉堡图纸,碉堡呈圆形,用钢筋混凝土彻成,高约2.2米,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面向黄河一面有三个较大的射击方孔,下方掏有六个内凹的弹药储藏槽。
这种碉堡,是荆熙樾参考法国的马奇诺防线设计的,但是秦东镇的地理位置特殊,对面就是黄河,日本鬼子不可能开着坦克越过黄河,所以不需要挖防坦克壕,但为了避免日本鬼子渡河上岸,木桩铁丝网还是要设置的,还有哨楼上的探照灯也必不可少。
“爷,您快趁热吃点吧”,荆武将还是热乎的肉包子跟用保温桶装好的鱼片粥放在桌上。
荆熙樾抬手看表,八点十分,他就这样坐在黄河边边吃包子边喝粥,风呼呼的刮,被迫吃了一肚子的冷风,最后只能背过身去才好了点。
荆熙樾披着军披风站在黄河边看向对岸的风陵渡,风吹起了他身上的军黄色披风,文楚茵说金人赵子贞的《题风陵渡》中就有一句描写风陵渡的诗:
“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运城的守将是晋绥军骑三军军长沈洵意,潼县的秦东镇离运城的风陵渡仅仅一河之隔。
“二爷”,李殊未和余僧一同赶到秦东镇黄河岸边。
“嗯”,荆熙樾收回目光转身,他招呼215团团长李殊未、副团长韩穆和216团团长余僧、副团长柳康胜一起围过来。
荆熙樾将两张大图纸分给他们传阅,待众人都看过一遍后,他才详细道:“诸位,咱们的防御工事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
其中地面部分为装钢筋混凝土的机枪工事和火炮工事。
地下部分有数层,包括指挥所、人员休息室、食品储藏室、弹药库、救护所、电站、过滤通风室等。
工事之间都有通道连接,射击工事内的武器都是专门设计安装的,这是图纸。”
看着四人有些迷茫的神色,荆熙樾忍不住问:“都听明白了吗?”
余僧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二爷,这……啥是机枪工事和火炮工事啊?”
荆熙樾一阵无语凝噎,他只能道:“碉堡就是机枪工事。利用木材、石块构筑成掩盖火炮工事,内设有火炮掩蔽所、炮手避弹所、弹药崖孔的工事就叫火炮工事。这是机枪工事和火炮工事的具体图纸。”
“我只听说过炮楼,没听说过碉堡啊”,余僧继续疑惑。
荆熙樾环顾了下剩余的三人问:“有谁知道炮楼和碉堡的区别。”
215团的副团长韩穆解释道:“余团长,炮楼是很高的军事工程,便于观察和占据制高点火力压制,但是目标太大容易暴露。碉堡就是比较矮的工事,便于隐藏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可以啊”,荆熙樾朝韩穆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他好奇道:“韩副团长,你是军校毕业?哪个军校啊?”
韩穆宠辱不惊的回答:“回二爷,卑职是黄埔军校第7期骑兵科毕业的学员。”
“民国十八年毕业,韩副团长年轻有为啊”,荆熙樾见韩穆气度不凡很是欣赏。
“二爷前途不可限量,年少有为实在是抬举卑职了”,韩穆滴水不漏道。
“太谦虚了”,荆熙樾又看向剩下的三人问:“不知剩下的三位团长都是什么军校毕业的?”
“卑职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学员”,李殊未也同样是黄埔毕业的。
216团副团长柳康胜年岁长些,他沉稳道:“回二爷,卑职毕业于保定军校。”
轮到余僧了,他艰难开口:“二爷,卑职、卑职没上过军校,我也不识字,我爹是平城的屠夫打小就教了我一手的好刀法。”
荆熙樾任重道远的在余僧身上流转了好几眼后,才开口吩咐:“荆武,把216团炮兵营的营长叫过来,还有去问问有没有工科和交通科毕业的学员。”
“是”,荆武麻利的跑了过去。
“卑职216团炮兵营营长、黄埔军校第八期炮兵科学员董肇参见二爷。”
“卑职215团炮兵营营长、云南讲武堂炮兵科学员罗嘉良参见二爷。”
“二爷,卑职龙慕商是黄埔军校第十期第一批工兵科学员,现任216团第72连连长。”
“卑职陈邵,是黄埔军校第十期第二批交通科学员,现任216团地74连连长。”
荆熙樾见人都到齐了,便安排下去:“李团长、韩副团长你们215团负责碉堡的修砌。”
“是”,李殊未和韩穆一起敬完军礼便离开了。
荆熙樾继续说:“余团长你们216团负责地上部分的战壕工事,柳副团长我给你一个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潼关声声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