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24(1/1)
反动的杜尔诺沃。
值得一提的是波别多诺斯采夫,此人原本是亚历山大二世时期起草司法文件的改革派人士,因为尼古拉祖父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和俄国陷入革命恐怖动荡而思想急剧右倾,成为极端保守派。
他还是尼古拉和他父亲亚历山大三世的老师。
“殿下,这并非是由于官僚的问题,而是我们受到的肘掣太多了。”
维特作为高级官僚的一员也有对权力本能般的渴求,他出言为自己和官僚系统做出了几句辩驳。
“嗯……”
尼古拉不置可否,毕竟官僚中有接受高等教育、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专家,也有单纯依靠血统、人脉往上爬的溜须拍马之辈。
稍晚一些的时候,便衣出行的尼古拉来到了美国驻圣彼得堡大使查尔斯·埃默里·史密斯的家中拜访从美国千里迢迢来到俄国慈善救济的埃德加一行人。
这是一栋三层楼的气派洋房,外表涂成白色,门口有侍者专门等待提前通知会到场的皇太子一行人。
陪同尼古拉的是同样来自救济委员会的特别代表鲍勃林斯科伊。
史密斯身穿笔挺西服,小圆眼镜和棕黑中分发型,他热情地同尼古拉握手,“有失远迎,皇太子殿下的到来让两国之间的情谊更加浓厚了。”
一些客套话之后,尼古拉同依特加握手了。
“俄国人民感谢你们的付出。”
“美国谷物丰盈,而俄国却在忍受饥荒。我们了解得越多,越令人心痛,只有全世界人民抛弃成见,团结一致帮助俄国,才能拯救可怜的俄国农民。”
埃德加以一种朴素的良知解释了自己的慈善情怀,这得到了尼古拉的赞誉。
在这之后,尼古拉同埃德加展开了亲切的交流,这补完了尼古拉对埃德加的印象。
威廉·c·埃德加是明尼阿波利斯州一份周刊杂志的主编,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俄国的饥荒之后主导向俄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去电报称要筹措一船面粉给俄国缓解灾情,询问是否同意。
但毫无回复,第二封电报之后等大使上报政府才慢吞吞地告知依特加,俄国政府乐意接受美国的援助。
相比于俄国官僚的走流程,埃德加以飞快的速度草拟了一份明尼阿波利斯州潜在有能力捐助人士的名单,然后一一呼吁、写信。
通过杂志,埃德加不断刊登救助物资的累积进度,刊印捐助人姓名,然后请求更多捐助。最终联络到了超过5000名农场主,随后传遍全国。
埃德加筹集的第一船物资于1892年3月运抵俄国,随后埃德加一行人也来到了圣彼得堡。
“没想到我还会得到皇太子殿下的接见。”
埃德加说自己在圣彼得堡受到了很好的招待,尼古拉点头。
“还请收下我们准备的礼物。”
这份精心准备的礼物来自救济委员会的手笔,一个木刻的圆盘,上面有一条面包,一个上釉的银色盐瓶,并刻有俄语:“患难见真情”。
“我听说你们还打算启程去灾区?”
“正是如此,”埃德加说,“我希望为那些慷慨捐赠者汇报饥荒的情形和救助工作的进展情况。”
“嗯……”尼古拉突然灵机一动,“不瞒您说,我正有打算视察农村的意愿。”
第十三章,好运的瓦连京,其一
瓦连京虚弱地站在萨拉托夫省某个县的火车站中,等待着开往南方的火车。
同他有着相似凄惨外貌的人不在少数,所有人犹如行尸般沉默地等待着火车的到来。
瓦连京是一名来自萨拉托夫省的农民,现在抛弃了祖祖辈辈传承的土地前往流言中得到丰收的高加索地区。
在中文语境中,像瓦连京这样的行为被称之为:逃荒。
萨拉托夫省位于俄国的东南部,伏尔加河的下游,濒临里海。俄罗斯人的母亲河伏尔加河把萨拉托夫省分成两个部分,整个省份地势平坦,察里津就位于萨拉托夫省中。
在1891年,萨拉托夫省遭遇了严重的酷寒和干旱。
广袤的平原缺乏任何抵挡夏季炎热南风和冬季寒冷东风的袭扰,当极端天气降临时,萨拉托夫省的农民陷入了绝境。
瓦连京在家里排行老四,他的父亲一共养育了六个儿子和三个女儿。
像瓦连京所处的这种人丁兴旺大家庭在俄国农村相当普遍,落后的卫生条件让俄国人的死亡率一直处于欧洲领先水平,结果带来了农村极其生猛的生育率。
就跟萨拉托夫省的其他县没什么区别,瓦连京的这个大家庭还是一个大宗族的一支,他的爷爷有五个儿子,每一个儿子都有起码五个以上的后代。
这个宗法制大家庭都是这个县下属的某个村社中的一员。
“米尔”,村社的俄文音译,在俄语中的意思还有另一个意思:世界。
对于瓦连
不想错过《我在沙俄当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