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维新与变法图强(二)(1/2)
所谓戊戌维新变法,那他倒底变了什么,“新”了哪些?
1898年4月23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但也受到实权太后慈禧太后的严格把控,对光绪之前提出的维新变法,慈禧表示不会反对,但前提是不侵犯满人的特权与统治地位。
光绪的变法内容大体如下所言(基本是听康有为等人的):
一、废除科举制度,考试内容从四书五经八股文改为西方科学策重视实用主义,嘉奖发明创造,保荐科学类人才。
二.鼓励地方私人办学,鼓励开荒,派留学生出国游历。
三、全国发行官报,鼓励平民揭露弊端,社会问题,允许各级官员,民众上书言事,自由表达建议。
四,翻译版西方政治、经济、科学类的作品,创立京师大学堂。
五,大规模裁撤冗官冗兵,实行团练,编练新式陆军海军。
六、创办水师学堂,铁路局,矿业局等国家机构,提倡私创业 ,工商立国。
乍一看,这些改革措施似乎都挺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需要,但最终还是被慈禧太后剿灭了。历史书上说:因为维新派的变法措施侵害了满人统治权贵、即旧势力的利益。
下面就来看看,光绪和康梁几人干了些什么出格”的行为。
先看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后紧接着发行的第二道诏令,他鼓励皇族子弟赴欧美留学考察,公开称赞西方的教育制度与科学政治成果。
在保守愚昧的满人贵族看来,光绪此举无疑是“崇洋媚外”,居然认为西洋蛮夷之物能比“天朝上国”先进。
为表示反对,保守派将光绪的老师翁同龢火速免职,并安插亲信荣禄到直隶任总督,把控军政大权,监控变法。
再看文教改革,变法废除科举制度,改考西学,这直接让一大批旧式文人无路可走,前功尽弃。他们想继续从“之乎者也”中捞好处,因此天下数百万读书人无不痛骂康有为为“洋奴”。更让他们不满的是,变法者都是科举出身,他们认为康梁等人是在过河拆桥。
然后是撤裁冗官冗员的问题。先说说清朝的官僚系统的冗杂程度吧!与北宋比毫不为过。
由于清朝是外来满族所建的王朝,建立过程伴随着对汉人的血腥屠杀,所以本身有着内在的脆弱性。
对此清朝采用权力牵制,政权结构层层叠叠的模式。总督之下设各省巡抚,巡兵之下再设布政使司,其下还有各级官员。社会负担,财政压力极大,行政效率低下,管理范围不完全(农村基本处于无组织管理状态下)。
维新派主要裁撤了詹事府,光禄寺,太仆寺,大理寺,通政司等闲散机构,关闭了不运粮盐的粮道与盐道。
被裁掉的官员对此切齿痛恨,求慈禧“太后保全,收回成命”。这使维新变法遭到了实行以来最大的一次抨击。
有了这些事情发生,慈禧便起了疑心,把自己的亲信王文韶,裕禄,刚毅安插进军机处,实时监控光绪发号施令。同时要求所有二品以上官员受任命后都要进宫向她谢恩,以便把控人事权。
光绪变法目的之一是夺回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的权力,为此他听取康有为的“独门秘诀”,即“架空政治”。
康梁师徒设计了四品小臣的四位“章京”架空高一品军机大臣的方案。不过光绪干得更激进,他直接罢免了慈禧后党的许应睽,曾广汉、徐会沣等大臣,提拔谭嗣同、林旭、杨锐等人为四品官。
不久后,光绪又向慈禧开出了一份关于设立议政院官员人选的名单,上面全是汉人官僚和维新派,这当然侵害了慈禧所谓的“保护满人的特权”的要求,这让她大为恼火。
做了这些,保守派已是相当不满。但光绪听从康有为的“满汉平等”思想,取消八旗军的寄生特权,让他们去自谋生计。这一点完全是触犯了慈禧等满人权贵设立的红线。
光绪还是太过年轻武断,高估了他的权力,康有为的本事和自己的影响力。他还想着带慈禧一起去欧洲、日本游历考察一番,这一提议受到礼部保守派官员的一致反对,光绪一次性减免了所有反对的官员,其中包括慈禧的亲信怀塔布。
这些被罢免者都到颐和园哭诉,请求慈禧太后重掌最高权力。很显然,都做到这一步,再愚蠢的人也应该有所察觉了。
光绪也当然知道慈禧可能要对自己下手了,便召康有为入宫商量对策,双人的对话在一间密室中进行。
康有为提出了一个极其激进的方法——围园废后,这几乎和送死没什么区别。令人震惊的是,光绪竟表示同意,选了袁世凯作计划的主要实行人,这恐怕是光绪此生最后悔的事情了。
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奉命拜访袁世凯。据《戊戌日记》记载:“谭嗣同夜访告诉他,西太后与荣禄有杀君和废立的阴谋。皇上希望袁氏保驾,率兵诛除荣禄并包围颐和园。谭说他雇有好汉数十人,去此老朽,在我而已,无须用公。”
袁世凯与荣禄勾结的紧,时人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对二战的一些突破性认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