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二十六章 生意火爆1(1/2)
沈渔也没有管苏家人的事,就让自己家老爹带着他们熟悉流程,林氏写的一手好字,每天林氏记账,发工钱。
一天时间苏家两父子就熟悉了,打糍粑的流程,简单,就是费点力气,两父子学的很是快,一天就学会了。
打完糍粑就回家去了,因沈渔自己还有时间做米豆腐和凉面,苏家母女就没有来。
沈渔在忙着做凉面和米豆腐的事情,转眼就到了第三天。
天还没有亮沈爹和二妞做饼。
就连平时爱睡觉的大宝,天才微微亮就起床,帮助烧火。
二妞在最近一个月里,炸饼已经做的非常熟练,还有卷饼做的差几分,那也是很不错了。
沈爹揉面,林氏包馅,沈渔卷饼,擀好面,二妞煎,沈渔帮助烘烤,一套流程下来,比平时还要快几分。
做好之后每一个饼都用油纸打包,一摞摞的放篮子里装好,这都是林氏、二妞在一起干。
沈渔接下来就是弄凉面,沈爹揉好的面,沈渔只需要擀好,切好。
下锅煮熟,过凉水,放上熟油,最后抖散开,冷却好后,用盆打包装好,放背篓里,盖上布。
沈渔去准备好调料,二妞和沈渔去装糍粑,米豆腐。
她做好的两罐桃子酱,今天也得拿去。
出门时沈渔爹用大背篓背,沈渔也背一筐,就连二妞都提了一篮子的饼,这要再多做点就背不动了。
跛脚小哥道“叔,你们今天的东西真是多。”
他昨天给叔家拉凳子就多给了十文钱,搞得他多不好意思的,今天早早的,他就来这里等起,知道她家今天又做了新的吃食。
碰上赶集时,大叔一家做的东西就是要多一点,去得也是早。
“嗯,今儿,不是我们多做了,两样吃食,”沈爹回答道。
把东西放牛车上,沈渔见也坐不了几个,最多就能坐四个人,那都得挤挤。
还是只拉了三个人,最后那个妇女胖了点,挤挤也没有坐上来,她也只能等,下一趟别个村的牛车了。
到了县里,先去胖屠夫家把桌子,摆摊的长桌都摆上。
沈渔摆上调料,所有吃食都摆在桌子上,一眼看去都知道是什么吃食。
沈爹去胖屠夫家里烧几桶开水。
“渔儿,这是你要的热开水”沈爹道。
只见沈爹提来了热气腾腾的热水。
“爹,你把那茶叶放几张在里面,用那勺子搅拌一下,泡出颜色之后,你舀在哪壶我有用”沈渔道。
沈渔这时切好一碗米豆腐,凉面,把调料码上去,色香味俱全,今天生意能不能好,就得看第一碗客人吃的态度。
这时街上的人还是都在准备摆摊,邻里看早市上又多出了一家吃食的摊子,走近去看,原来是卖饼父女。
一声不响就开始做新的吃食去了,长长的桌子,板凳,这桌子板凳都是新的,看来是准备很久得。
隔了两个摊子的馄饨摊,开始着急了,他父女两人卖饼和粑,对他是没有多大影响,有些顾客还觉得,八文钱的粑还不如吃馄饨来得划算。
他的生意还好起来了。
最近天气闷热起来了,吃馄饨人开始变的少。
李大牛叮嘱摆摊的婆娘“你把馄饨汤熬起,我去隔壁看看,那父女倆卖的什么新吃食。”
“知道了,你去买碗过来,我们一起吃,”李大媳妇道。
她可是没有李大壮愁,她们家好歹在早市上做了十多年馄饨摊子,街坊邻居都知道她家烫熬的好,馄饨肉也不差,皮薄馅大。
每年夏天,馄饨摊子上,生意不是都得寡淡一个多月。
嘱咐完自家婆娘,李大牛才背着手,假巴意思的逛早市买东西的样子,东看看,西看看。
王婆子道“李馄饨 这今儿早上刚摘的新鲜黄瓜 来一根,中午菜就有了”
李老大回答“王婶,你就不要打趣我了,谁不知道黄瓜这夏天都吃腻了?”
等李老大,来到沈渔的摊子上,那还有他的空位子,摊子上围满了人,你在要,我也在要,他都没有瞧见里面卖得何物,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
只闻着很香的味道,从来没有吃过的味道。
“李馄饨,你这是吃不吃啊?不吃就过去点”一大哥拉过李大壮。
李大壮还在回味着味道,他拉过那位大哥,也默默的加入了排队的队形之中。
路过的人,看新出现的摊子,都停下来看,原来是卖饼的父女,又推出了新吃食,想着人多,等不排队了再来吃。
都摆上摊子了,干干净净的摊子上摆着,远看像豆腐,近看也不像,,黄黄的,这光滑,也不像米糕,水嫩嫩的。
一盆里装着黄黄的面条,不像煮的,这凉面是根根分明,油光水滑。
崭新的桌椅,父女三人都带着白色的围裙,做的也比较奇怪,前面两个兜子,缝着花边。
“给我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后,我在异世发扬中华美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