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五章 杀人者,涿郡刘玄德也(1/2)
闻言,刘猛怒道:“这不为人子的,官府都不管事的吗?”
“这高贵乃是高望的侄子,哪个人敢动他?”郝明摇摇头,叹息了一声,“况且附近的乡里人,或被他收买,或被他威胁,谁敢为他作证?”
为何一个宦官的不知名亲戚,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这要从汉朝的权力更替说起。
汉朝作为历史上,首个长命的封建王朝,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最多的。在汉朝前期,皇权主要与外戚、功臣、藩王三方势力作斗争。
要到汉元帝,刘奭(shi,四声)时期,宦官(石显)才作为一方政治势力,短暂登上过历史舞台。
真正地崭露头角,要到汉和帝,刘肇(zhao,四声)时期,汉和帝利用宦官势力,消灭了窦氏外戚,宦官便与皇权画上了等号。
自此,便陷入了一个怪圈。
皇帝死去,幼子继位,外戚执政,诛杀宦官。待到皇帝长大,依靠宦官夺回权力,剿灭外戚。之后,便是周而复始。
回到眼前,汉桓帝朝的宦官,是比较厉害的一届。在汉桓帝驾崩后,新晋的窦氏外戚,窦武,按照以往的惯例,必定是要诛灭宦官,独揽大权的,但却被宦官反杀。
由此,历史的怪圈,发生了变动,权力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宦官的权势达到了空前的强盛。
注:此窦氏非彼窦氏,在两汉,共有三个窦氏为皇后。分别是孝文窦皇后(刘恒之妻,窦猗房,按《史记索隐》)、章德窦皇后(刘炟之妻,名不详)、桓思窦皇后(刘志之妻,窦妙)。
简单点来说,现在的宦官作为皇权的延伸,正处于上升期,能一直无限风光,直到灵帝死去。
若不是袁绍不讲武德,想掀桌子,向何进建言,诏令董卓进京。恐怕,这些宦官还能一直风光下去。
“再者,就在前些日子,朝廷刚刚大赦天下。现下便是要追究他的责任,也没有用了。”郝明愤恨地道。
相比于已经死去的人,刘备更在乎生者,于是,问道:“那德康上哪儿了?”
家中逢此变故,寻常人都会遭不住。方才郝明的话中,并没有提及程化,这不免让刘备担心。
郝明沉默半晌,才长叹一口气:“德康见官府并不能为他主持公道,便想要私下寻仇。可那高贵又防范甚紧,无从下手。
“心灰意冷之下,改了名字,随张仙师一道去了冀州。”
刘备问道:“可知他改了何名?”
“程远志。”
刘备默然,不知不觉间,历史正按照原来的轨迹,严丝合缝地运行着。他的到来,似乎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
无数个像程化一样,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追随着他们的“大贤良师”,只为向这汉朝,讨要一个说法。
这大汉王朝,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候了,时势使然也。即便没有张角,也会有李角,王角站出来。
刘猛难耐怒火,咬牙切齿道:“兄长,难道我们就这样放过他?”
刘备收起心中的万千感慨,面上神色不变:“那要看我手中的剑,答不答应了。”
“哎……刘君,事已至此,你何故要蹚这趟浑水呢?”
郝明挣扎着起身,又因牵扯到了伤口,不得已重新坐回了榻上。
“有句话叫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刘备不是莽撞之人,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契机。只要将事情闹大,闹得人尽皆知,他便可安然无恙。若是运作得当,他反而还会因此而扬名。
“孟义,你就当我今日未曾来过。”
刘备在案几上,放下一锭金子,带领着众人匆匆离去。
望着远去的刘备一行人,郝明只得用拳头,捶着身下的卧榻,不住地叹息:“何必呢……何必呢……”
——————
一轮皎月,正明晃晃地挂在夜空中。
其下方,在微弱的月光照临下,隐约可见,刘备一行人,蹑手蹑脚地往“大东里”而去。
此时已是夜半,劳作了一天的农人,早已沉沉睡去。而那些不需要在田间劳作,精力充沛的富人,在缺乏娱乐手段的汉代,同样因为没有夜生活,而不得不早早入睡。
众人一跃而起,翻过了低矮的里墙。
“家主,这边。”
韩当提前勘探过地形,为众人指引着方向。
没一会儿,众人便到了高贵所处的庄园。之后,众人如法炮制,翻入了园中。
刘猛吐了一口唾沫:“这小子倒是个会享受的。”
只见这园中,有随处可见的亭台楼榭,有假山,有鱼池,有竹林,还有各种的时令蔬果……单论占地面积,就已超过了刘备在涿郡的庄园。
好在庄园的建筑规格大同小异,众人摸索着,便来到了高贵所住的院子。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院中还有烛火在燃烧,想来是守夜的人。
众人慢慢地靠近,贴在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在下刘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