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章 吃海鲜(1/2)
余母被说服了,她也不想欠债,余父又咳嗽了,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不管晚香能赚多少钱回来,但是能赚一点是一点。
她就是吩咐林思琪干活别那么猛,女孩子伤到身子,一辈子受罪。然后就带着她一起去后山采白木兰。
余母对她说:“今天多采点,等下煎上一大锅,汝也喝一碗,这个不单咳嗽喝好,消肿也不错。”
林思琪答应着,这双手一天到晚洗这洗那的,是应该喝点清热解毒。
有了余母打配合,林思琪觉得进城的日子开始顺畅了不少。
余母不但帮忙瞒着,还每天给林思琪偷偷塞一个生番薯。
是的,之前的几次,林思琪都是直接将中午那顿饿过去的。她没有票,身上有钱也吃不了东西。
贝壳的生意不能每天做,她还要去找别的。
林思琪算了一下自己的存款。
端午后一共卖了三天,最后一天比前面少一点,但是全部加起来扣除本钱,林思琪也赚了二十八元钱。
给了余母一块五毛钱,还有二十六元五毛钱的收入。
加上之前的存款,她的私人小金库现在有五十六元五毛钱。
哎,才赚到四分之一的债款。
不行,她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
林思琪卖完柴火只去进了一趟贝壳,接着在城里晃。
晃了一圈没结果。
城里有女子职业学校,教女孩子刺绣和编织,难不成要先上个学?
学费倒是不贵,就是时间成本有点耗不起。
中午时分,供销社食堂飘着饭菜香,林思琪就着香气啃她的生番薯。
没有票真是惨,有钱也没法花。
林思琪经过供销社食堂厨房,看见厨师蹲在门边洗墨鱼,那一盆墨汁黑得好像可以直接拿毛笔来蘸着写字。
墨和票两个字撞进林思琪的脑子里就久久不散去。
突然,林思琪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她怎么能忘记自己妈妈起家的东西?!
饭菜票印刷啊,林思琪妈妈靠一块刷板养活全家人的事,一直被村里人记着,说什么比国家干部的工资还高,村里还给发了一本印刷技术员的证。
虽然林思琪的妈妈开始学印刷已经是1980年的事,但她说,这个应该很早就有,只不过私下偷偷地。
有就行,林思琪不怕找,一天找一处,总能找到。
而且,她大概有个范围,想想那些老板都是讲哪种方言的,就能猜出是哪里人在做这个。
林思琪三下两下把生番薯啃完,就沿着西城门外的的海边开始找。
当然,没找到。
靠两条腿走路实在太不方便,只好先回去。
回程的时候,林思琪看到了水潺,这东西完整的、大条的,城里要买五分钱一斤,现在剩下一堆没头没尾的,一分钱随你挑,属于半卖半送,还不要票。
林思琪巴不得不要头尾,还省得她处理。她一点没手软,要了人家大半桶。
到家正好赶上做饭时间,林思琪不在就是余大嫂做饭。
这个手动嘴也动的人,看见她买这个回来就开始说:“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能不能吃的啊?”
林思琪抽空答了一句“可以。”就拎到后院去处理。
余大嫂还在那里叨叨:“这么腥臭的东西,弄得到处都是臭哄哄,哪里想来的,真的是!”
林思琪随她说,这种人,你搭一句,她就会没完没了。
方言吵架,她可不利索,惹不起就躲。
“有本事等下别吃!”林思琪只在心里叫嚣,真是怂得可以。
实事证明,没人逃得过真香定律。
余家众人回来时,余大嫂还在那里指责她,说锅蒸过都一个气味,结果属她吃得最多,生怕抢不快。
其他人倒是没什么话,有得吃就不错了,哪里计较那么多。
何况肉质真的很嫩,入口即化,一成不变的饭桌,多了一道新鲜彩色,大家都吃得很欢快。
这种没有刺的海鲜还是挺适合余家这样没吃过鱼的,水潺中间段,去掉边边,只剩中间软骨头,再怎么不会吃,都不会把这软骨头给吞了。
刚上岸的水潺,清蒸就很鲜很有味,没有人不习惯,看盘子里一点不剩就知道。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还有红烧、葱油、干炸等做法,林思琪保证他们吃了都想把盘子舔干净。
关于吃海鲜,有一件事印象特别深刻,林思琪读高中,同校高年级的学长,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在台前讲话,他说读书很重要,成绩读好对他们山里娃尤其重要,那样,他们就可以走出山沟沟。他说他在老师介绍我们这是鱼米之乡时,感触特别多,因为在他没来城里读书时,没吃过鱼也没吃过米,这些东西,他只在书里看过图片,只在书里读过作者描写出来的味道,而他,想象不出来。
一段话声情并茂,有人拍掌叫好,自然有人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七零:积极赚钱实现财富自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