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章 红叶之行(1/2)
礼阳王与启阳王不同,其父前礼阳王伴严祺王封王、登帝,同其系挚友,而今大女为后,礼阳王无妻妾,启阳王府那些里外遭遇永不可能降临。
“阿御不晓得到哪儿了,阿衿来信说小朵儿可想见你这个小姨咯。”礼阳王文武兼修,年轻时比现在沉稳内敛得多,这越上年纪性子倒越显似未经世事打磨的童真。
大女儿辽止衿贵为国母,礼阳城远在风又最东,复安城又是礼阳王妃离世之地,自至景四年一别,与其已六年未见;小儿子辽御在外游历,常年难得一见。
两女一子共三人,一直跟在身边的却只有一个辽枝。
辽栀娘坐在礼阳王旁座,正翻阅一本游记,那是辽御所著,在风又小有名气。
事实上,不只是“小有名气”而已,至景七年,因争相传抄辽御游记而造成风又部分地区纸供不应求,纸缺而贵。
“阿衿的娃娃都四岁了,我也该老了。”礼阳王留了不短的胡子,辽栀娘企图让他剪掉但没有成功,便说他不像父亲像祖父,为此他赌气了许久。此刻他捋着胡须,反驳自己:“不行啊,还要等阿御娶妻,阿枝出嫁呢!”
“瞧我这话,阿枝怎能比阿御后嫁娶,干脆定在同天好了……”言至此,眉飞色舞,容光焕发。
辽栀娘不置可否,行年二十有一,未嫁,若搁别的姑娘身上,不知是个什么情形,她倒不觉得有什么。
至于辽御……思索片刻,打趣儿道:“没准儿御儿历途里遇着心仪的人了,哪日就带着孙儿回来看您了。”
“他敢随意把人往家里带,我就当没这个儿子。”礼阳王重情重义,是以后院只有礼阳王妃一人,“反正这些年也只有阿枝陪我。”
辽栀娘颔首。
这是近日来父女俩的日常,说说姐姐的事,说说御儿的事,最后“小老头儿”变得感慨万千。
说起来,她曾与启阳王府的那位有过一面之缘,不知托他之事可有眉目,然时隔稍久,交情也算不得深,或许没被放在心上。
冬月初,雪至人间,风又八城的红叶还未谢落,初雪就来了,煞是好看。
乘马行于银灵上,银铃藏进琼林里,路上出现许多马车,载着具有雅兴的公子小姐去往广理山红叶林。
风又八城,又名广理城,广理山地处广理城,因此得名。
广理山红叶林是以黄栌为主形成的大片红叶林带,与其他处红叶林相比早红晚谢,而今又有初雪点缀其间,是以观者云集。
礼阳王父女俩亦在其列。
礼阳到复安有两条路线:第一条直奔秦窑府再往复安,第二条便是经过东筝前往广理再往复安,他们选择了第二条。
秦窑府是风又工业大城,陶、瓷、金、银、铜等制品出色,其次是丝绸织物,织物皆有特殊纹样,产成进本国或他国皇宫,非御赐不得使用,非皇亲国戚不得使用,便有很多非皇亲的权贵私下收藏,因着辽止衿的关系,礼阳王府有不少,薄又不太透光,辽栀娘觉得用来做窗帘甚好。
东筝长公主居于与礼阳为邻的封地东筝,行年三十,未婚。
路过东筝,礼阳王带辽栀娘顺道去拜访了这位长公主,只她兴致缺缺,本次大庆也不去复安,父女二人未作停留,便辞行继续前往广理。
往秦窑府路途少往广理一半,不选择它的次要原因是避嫌,主要还是因为礼阳王听闻广理山兴起了赏红叶,非要前去一看。
“与你母亲相遇时所见的漫天晚霞,同那红叶入眼当是一样的。”
礼阳王没有说:要是她在就好了。
但他这样想到。
“御儿的游记里赞‘广理山红叶林秋末冬初瑰奇绚丽’,该是不差。”既然人死无法复生,活着的便要好好的,辽栀娘转移了话题。
果然,听到几年只能见数面的“不肖子”,礼阳王故态复萌,连‘阿御’都不喊了:“那小子最好别再出现在我面前!”
山路陡峭,加之雪天路滑,广理山外围停着的马车不计其数,接下来到红叶林的路都要用走的。
风又男女大防有度,不轻不重,才得以见今日颇多公子姑娘同行。
申时七刻,行至红林深处,雪已经停了。
没有身份和身外之物那么多顾忌,那铺满落叶和飘雪的路,只要愿意便可以走,瑟瑟风中孤身一人也不觉孤单,倒像去赴什么重要的约,步伐一会儿迅速一会儿缓慢,心底痒痒的。
辽栀娘不动声色地打量不远处的一名男子许久了。
她跟了他一路,见他只身一人走走停停,不时原地打转徘徊不前,似为心事所纠结,想是很有活力之人,偏面色快白过积雪了,偶尔剧烈咳嗽几声,神采怏怏负了好皮相。
东方朗此时若知晓了辽栀娘对自己的看法,咳嗽恐怕还得加重。
长平侯家二公子,翩翩朔月少年郎,辽栀娘看见的却是前来观赏覆雪红叶,不甚染了严重风寒的东方朗。
辽栀娘常居礼阳,仅到过复安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云淡风轻一月隐天》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