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他老刘不想干了(1/2)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看门太监吼了一嗓子,一周一次大朝会也是正儿八经展开了。
前不久杨宪的破事让他老朱彻底破防了,没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居然行迹?
老朱这种纯纯卷王,他都空了几天不上朝。
可以想象得到最近他心情有多烂。
杨宪之前治理扬州导致的结果就是欺上瞒下!无所不用其极。
他老朱的脸可谓是打的啪啪作响。
所以锦衣卫这事可以说是势在必行,三品以上所有官员的一言一行全都要在他老朱的掌握之中!
但是前两天锦衣卫传来密报,说是这群文官准备联合上奏建议皇帝取消锦衣卫?
想到这老朱也是冷着脸,他倒是要看看有几个人敢在张嘴提这个破事!
当然汤和和徐达一众淮西武将倒是啥反应没有,毕竟他老朱的疑心病已经到了让众人无奈的程度。
而文臣方面则是以李善长和门生胡惟庸为一派,刘伯温为另外一派。
“臣……弹劾刘御史,刘伯温识人不当,用人不善,导致扬州民不聊生!臣恳请圣上罢免刘伯温御史之职!”
老朱冷眼看着文官行列当中站出来的年轻官员,什么也没说。
这种人就是个纯纯炮灰罢了。
明面上弹劾刘伯温,实际上弹劾的是什么?是御史团队,御史团队可是超脱六部,独属一派,本来这御史就够让这些官员头疼的了!
再加上杨宪刚倒台,这些不大不小的官员,也开始纷纷落井下石,巴不得御史台赶紧倒了!
而御史台一倒下一个就该轮到锦衣卫了!
当然戏得慢慢唱,还不到他下场的时候!
“你放屁!刘基和杨宪曾经是师生关系,但是人家早就恩断义绝了!你现在说人家识人不当?咋?你啥意思!”
刘伯温还没说话,只是在那儿旁观,今天的局面可以说不是个傻子他都知道。
这些人弹劾自己也是无可厚非,他本身就不想和李善长争什么。
他就想着天下太平最后明哲保身罢了!
但是没想到他还没开口,徐达竟然开口了?!
前不久因为杨宪的破事导致御史台也受到了很大冲击。
一些曾经受到杨宪压迫的官员也是纷纷倒台,加上老朱的管理模式,导致的结果就是没人想干了!
诺大个御史台,竟然都没有干活的人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整个朝堂上风向已经全都靠在了李善长一派。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刘伯温已经独木难支,加上他早早就不想干了!
甚至弹劾他的官员站出来他都懒得回应人家。
那些见风使舵的家伙恨不得现在就猛踩几脚刘伯温。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未来朝堂的走向,今天的表态就是他们入李善长麾下的拜帖。
当然……入不入得了门另说了。
而刘伯温则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他都想借坡下驴赶紧收拾收拾回家算了!
之前就因为杨宪的事他刘伯温已经请辞一次了,但是让老朱硬逼着回来了。
老朱的目的很简单,刘伯温这等聪明过人的家伙哪会不知道老朱的意思。
朝堂讲究的就是制衡之道。
徐达是开国公之首,中书省左丞相!首先就是武将之内的制衡,徐达制衡那些淮西武将。
汤和、耿炳文、郑遇春等人,而一个大字不识的家伙进到中书省也是武将制衡文官。
但是现在这个微弱的平衡已经被打破了!
当然不是武将方面,那些跟着老朱打天下的,虽然平时鱼肉乡里作威作福,但是这种破烂事他老朱也就不管了。毕竟现在老朱是皇帝!
留着这些家伙一是互相制衡、加上朝堂不能文官独大武将羸弱、那些老伙计虽然平常混蛋了点,但是杀一个就少一个,不敢再杀了!
要不然那些烂货干的破事他老朱早就砍了脑袋了。
众武将也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大家都没敢说话,也不敢说。
毕竟他们老大哥虽然明面上是徐达实际上是汤和,毕竟这些哥们长脑袋的没几个。
他们平常除了这每周大朝会来捧个人场平常都是滚回各种地方守着去了。
他们老大哥汤和给他们的建议就是当自己是个木头平常一句话也别说。
当然他们也是这么干的,而徐达突然站起来开骂他们也当看不见。
“魏国公……今日下官弹劾刘御史,是有真凭实据的!刘大人身为御史之首,竟然连自己部下都管不好,那这不是渎职?
谁不知道刘御史和杨宪俩人关系斐然?杨宪能有今天的地位靠的不都是刘大人的提携?”
听到这年轻官员巴拉巴拉说了半天,眼看给徐达说的都在哪儿啊吧啊吧了!
刘伯温也是面色微冷。随后微微往前挪了半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要当富二代!我不要当皇太孙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