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章 班会(上)(1/4)
我们每周有一节班会课,排在周二下午第二节。班会课枯燥乏味,每次都是朱老师在上面讲班里的事情,强调上课纪律、早自习、卫生、迟到问题等等,要不就是强调抓学习,气氛非常压抑。
对比于第一堂周记课的轻松愉快,我戏谑地给它取名“冰火两重天”。
在这周的班会课上,朱老师提出了一个提议。他说我们班有的同学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总爱迟到。
他曾经在操场上认真观察了几天,发现这些同学每次迟到的时间都很短,就是卡在早自习打铃的那头两三分钟,说明他不是起晚了,他就是平时拖拖拉拉惯了。
但是这短短的两三分钟严重影响了我们班在全校的评比分数,通过一周的累计,因为这样的一点失误错失第一名非常可惜。
为了督促这些同学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他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干脆迟到一次交一块钱到生活委员雷梦那里,充当班费。
等经费积累多一些的时候可以用来买奖品,以后班上如果要组织活动可以派上用场。这些同学也算是为全班谋福利了。
他最后说道:“同学们这点自觉性应该还是有的吧,我想交钱这事儿就不需要人专门监督了吧,毕竟每天早晨全班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
然后他又话锋一转:“惩罚不是我的初衷和最终目的,我们都不希望花这样的班费,希望有这个陋习的同学能正视自己的缺点,积极改正,不要拖班级的后腿!”
他问大家有没有异议,如果都没有那以后就按这样执行了。
说完这事儿以后,他估计也是确实想不到还有什么内容可讲的了,毕竟开这几次班会该讲的都讲得差不多了。
于是在剩下的时间里,他干脆让吕佳上去教大家唱歌,说不论什么歌都行。
吕佳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上了讲台想了想,最后选了一首孙楠比较励志的歌。
一节课下来大家差不多都学会了,最后还合唱了一遍。
老师很满意,临下课时说班上好多同学都多才多艺,他早有耳闻,并提到了黄琳琳。说他听别人说她的电子琴弹得不错,问她要不要在下周的班会课上给大家展示一下。
黄琳琳在下面听见老师提到她的名字以后吃惊的张大了嘴,一脸懵逼的表情。
老师看到她的表情,扬了扬眉毛不动声色地问道:“怎么?有难度?”
黄琳琳只好勉强露出一抹强笑回答道:“没有,没有。”
老师一改刚才一脸凝重的表情笑道:“既然这样,那就希望黄琳琳这周利用课余时间在家好好准备,我们期待你下周给大家带来精彩的表演!”
等下课以后,我看她坐在那儿和她的同桌说着话,脸上一副不情愿的表情。应该是她不太想上台表演,但是无奈老师已经点到她的名了她也没法推辞。
等到了下一次班会课,她果然把电子琴带到了教室。
上课以后,老师简单说了几句开场白就邀请她上台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真的电子琴,以前只有在电视里见过。
听说,她的妈妈是小学老师,而且家境不错,所以应该才会有这种远见培养她发展一项兴趣爱好。
她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她演奏完以后明显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对着大家说了一句谢谢以后就抱着她的琴轻快地回到了座位。
这时候,老师从靠墙的过道走上讲台,在向她表达了感谢以后,突然话锋一转,说等到这个周过完我们就已经开学一个月了。为了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学校决定在下周举行第一次月考。
月考?这是什么?乍一听到这个词大家都有点迷糊。
“以后每个月都要举行一次月考,直到期末考试。”他继续说道。
大家都在下面议论纷纷,很显然都是第一次听说,以前一学期只有期中和期末两次比较重要的考试。
大家开始发愁了,因为考试背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判官:家长。我们乡下的同学还好点,因为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好多都是小学水平,完全不懂孩子在学校里学的是什么。
他们永远只有一句口头禅:“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团结同学。”
可镇上的家长就不同了,他们更加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我们班同学的家长里面有老师,公务员或者经商做生意的,几条街那么巴掌大的地方,离得这么近,谁跟谁都认识,互相之间都在暗暗较着劲,有互相攀比的意味。
有的家长比学生自己还要在乎成绩的好坏,估计要是允许的话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恨不得自己能替孩子来学习和考试。
我们仨偶尔中午放学跟着人流去外面的面馆吃面时,就发现一路上都有家长和班里同学打招呼,夸奖她们。到了面馆,老板也都和她们特别熟。小学六年,老板把经常来吃面的同学名字都记熟了。
掺杂了家长等各种因素在里面,教室里一时间笼罩着一片愁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空里的一片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