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回家(1/2)
我家在祖国西南部的一个山区,每当有地图的时候,我都会留意一下我家的大概位置,但是要找的话,要用放大镜放大好多倍好多倍,当终于看到它的名字的时候,会看看周围是些什么地方,或者回家要经过的路线。
从大北京到我家,要先坐三个小时的飞机到大省会,再从大省会坐六个小时的班车到县城,在县城找一个二十块钱的酒店住一晚,搭第二天下乡的班车在崎岖的来来回回盘旋的山路上摇晃三个小时,最后在爬两个小时的山路,趁着还有些天光,能看清人之前大喊一声“妈”,这趟行程就算完成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情况,现在,我们县城通了高铁。是的,高铁,虽然还没有通火车,虽然高速几年前才通,但是现在高铁通了。现在回家只要大约十个小时了。发展的春风吹进了深山。
离家十多年了,要是在古代,而我又是一个文人墨客的话,我估计已经写了很多思乡的诗词了。现在呢,思乡对我这种很长时间才能回家一次的人倒也情真意切,只可惜我不会写诗。
虽然我也和很多背井离乡的人一样,有一个衣锦还乡的梦,只不过每个人的梦多少有些诧异,有的是丽锦华服,有的是宝马香车,有的是功成名就。更多的人则想着在外面挣更多的钱,让家里的父母满意,让孩子能上好学,考出好成绩,将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本来是上一代的梦,却没想到延续到了我们这一代,可能还会延续到下一代。
值得欣慰的是,很多人用他们的青春和勤劳,已经换回了他们所求的东西,也算“荣归故里”了。能够用勤奋和时间换取自己想要的,可能是镇上或县里的一套房子,或者一辆十万左右的车,或者一个外地的媳妇,算不算这个时代的宏利呢?
而我,被我的衣锦还乡的梦远远地丢弃了。这个梦,好像电视里的富家小姐一样,她美丽、活泼、知性、温柔、还富有文采,但同时又高傲、无情,可望不可即,而我不过是她众多追求中的她连名字都没有记住的一个,为了她,我撕心裂肺过,被蹂躏过,被践踏过,在一声声的假笑中将自己出卖过,但都没有得到她的垂顾。
现实中的爱情也是如此。但这次不合时宜的回家,谁能想到,却是参加一场婚礼呢?我表弟结婚了,因为我和他的关系很好,这样的事情自然不能错过。一到故乡的山水间,便感觉好像被上帝给换了一双眸子,看着如此清晰透明。露水精灵在树叶上跳跃,在玉米叶上跳跃,在禾尖上跳跃,在溪流的水花上跳跃。盘绕山间的公路上也有精灵跳跃,跳动的音符仿佛是高山诉说的前奏,千千万万故事的缩影,梦里的牵牵绊绊,在山间的雾散去的时候,便显露出来。熟悉的风景,熟悉的乡音。当我用手机拍车窗外的风景的时候,坐我旁边的乘客问我是不是来旅游的。
我想他这么问是因为现在这个时间,是没有年轻人回家的。听他这么问,我是有些失落的,因为这只能说明我被一环一环的马路圈得太久了,所以连那些原本习以为常的风景也会拍照。我当然想去旅游,但其实我根本没时间也没钱去旅游。
这个时间回来,也不用给我的后辈发红包了。我爸的兄弟姐妹多,我妈的弟兄姐妹也多,这样,我就有好几十个堂、表兄弟姐妹,就会有很多的晚辈,如果每个人都发一个红包,可能要我一个季度的工资,说来惭愧,听到“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我从开始的高兴到后来的头皮发麻,再到后来心里就瑟瑟发抖了。
两分钟,这是这条高铁线给这个县城的时间,也是给我们上下车的时间,但这是足以改变很多人生活方式的两分钟。对于乘客来说,似乎是在提醒,这一路的旅程一直很匆忙,来去都匆忙。
从普通话切回家乡话只要下一句,而在说普通话的时候去掉口音,很大一部分人一辈子也做不到,我就是这样。我见过很多人回到家乡还是要字正腔圆的说一口普通话的,我会觉得比浑身起鸡皮疙瘩还难受,比家乡人说别人根本听不懂的普通话还难受。但这就是家乡,在国家发展的快车下一点一点蜕变的家乡。
其实就跟我自己一样,努力的改变,努力的使自己变得美好,但总会有一个农村人脱不去的影子,就像泥水流进了血液一样。所以,我能闻出泥土的味道来,喜欢泥土里长出东西来。有时候我也想不通,为什么我在留恋同时又在逃离。
县城的天空,留在了我上高中的那三年,如今拔地而起的高层住宅,写字楼,酒店让我觉得有些陌生。很难想象,你会在很大的金融机构看到县城的上亿的地产融资项目,大城市的商务区的半透明的全玻璃外墙的酒店和写字楼、别墅、音乐厅、体育场,柏油马路干净、平整,将很多去过了沿海、去过了大城市却不能留在那些地方的打工人吸引了过来,也将在乡村创业,终于发家致富的大小老板吸引了过来。
我是有些害怕的,害怕那些卖出去的地,承载不了这一个县的几代人的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愿新建的高速,新建的高铁能有持续的托住他们的力量。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这个县城和过年时候回家时看到的县城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仍怜故乡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