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1章:肯定会非常重视的(1/1)
刘明理给韩宇打了保票,可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他考虑的是不错,这个药膏一旦上市,肯定会大卖,肯定会消耗大量的菊花原料。
但是一个新药品的上市不是你说上市就上市的,除非你当着民间的偏方来卖,那销量也就有限了。所以拿到批文就是最关键的一环了。但拿到批文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必须经过实验室试验、临床试验等一整套的程序。
对于这些外用的膏药还好些,时间比内服的要短一点,尤其是中药膏,但也不是你报上去立即就批准了的,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在制药领域里可能不长,也就一年半载的,但对于种植菊花的农民来说时间就太长了。
唐周制药公司也不可能在批文没有下来之前就打量的采购原材料的,做企业不是做慈善,可以捐钱做慈善,但生意就是生意,不可能积压近千万的资金在原料上的,而且一旦批文未能及时拿到,这些原料很有可能就烂掉了,近千万就打水漂了。
这些情况是刘明理上任后才了解到的,他一直从事的是中医诊疗,可从来没有参与过药品生产,研发倒是参与过很多,所以对这里面的流程基本上不清楚。
没办法,刘明理只能把韩宇约出来,厚着脸皮把原因告诉了他。韩宇表面上说没关系,其实心里失望得很,而且比昨天更失望,他今天一早可就把联系好了销路的好消息报了回去,老百姓肯定是奔走相告了,这又说没了,那群众的心情可想而知。
当然他是不会怪刘明理的,从昨天见到刘明理到现在,他看得出来人家是真心的想帮自己的,而且也有这个能力帮忙,但这个药品研发的事情还真不是一触即发的,在体制内,韩宇还是知道一些的,别说其他的了,就是现在办一个企业,什么材料都齐备,没有一个几个月是下不来的,除非是大领导亲自督促特事特办。
其实梅坳食品公司就是这种类型的,县里的主要领导拍板,效率自然就高了,即使这样其实也有不少手续是后面补的。
“办法倒是有,而且办好了还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刘明理来之前就想好了,只不过他现在也不敢打包票了,有些事情不是他能够控制的,“就看你们这些官员的决心了。”
“什么办法?只要能把老百姓手中积压的菊花卖出去,让老百姓能过一个好年,我豁出去这个一百多斤了。”韩宇确实是一位为群众着想的好公仆。
“你这个一百多斤没用,要能够引起咋们县里主要领导重视,那才行。”刘明理这也是从梅坳公司得来的经验。
“到底是什么办法?只要能行,我来想办法让县太爷说话。”韩宇这话可不是吹牛,他跟县太爷的秘书关系很铁。
“我想介绍一家公司到我们县去投资建设一家饮料厂,专门生产以菊花为主要原料的饮料,比如菊花茶什么的。”刘明理说出了自己的思路,这个他脑海中还真有好几个不错的配方,有菊花的、有冬瓜的,还有何首乌的,如果经营得好的话,说不定能成就一个很大产业。
“真的?规模能有多大?”韩宇兴致高了起来,如果能够引进一家企业,不要太大,只要投资超过百万,那还真不虚此行了。
要知道现在整个黄海市正在大力地招商,各个县市区可是到年底要考核排名的,年中市里排名的时候,大河县垫底。所以县里的主要领导发了疯似将招商的任务摊派到了各个部门、各个人头。
韩宇因为扶贫的原因,到也没有作为第一责任人,但也被编入到了单位一个招商小组内,作为成员。
“总投资不好说,但一期投资肯定要超过500万的,当然这也要看县里的态度了。”刘明理现在已经学乖了,不能老只考虑眼前,不考虑长远,所以他计划打造一家大型的饮品生产基地,那么先期投资肯定不能少,否则后期打补丁就比较麻烦了,特别是土地,最后是一次性征用到位。
“一期投资真得能有这么多?”韩宇有些不敢相信,500万其实在永城不算什么大投资,济民堂投资都不止这么多,但放到江北的小县城,尤其是放到某个乡镇,那可就不得了了,是真正的大项目。就好比梅坳公司,刚开始的投资在永城根本就上不了台面,但在灵溪乡、甚至南山县就不一样了,算是大项目了,尤其是灵溪乡,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大项目。
“只多不少。”刘明理很正式的保证。
“你不会是让唐周公司去投资吧?”韩宇看刘明理说的这么肯定,那就证明他在这家公司很有话语权。昨天晚上吃饭他已经知道了唐周公司就是刘明理丈母娘的公司,他估计刘明理现在的成就肯定是借着了老婆娘家的势,否则怎么可能短短的一年时间老刘家就从普通的家庭变成全村最富的家庭。
当然,韩宇可一点也没有看不起刘明理的意思,看唐静闻对刘明理的依赖就知道人家夫妻俩的感情是很好的,而且刘明理的能力肯定是得到了认可的,否则也不可能担任唐周公司的副总经理。
韩宇可见识过穷小子娶
不想错过《兵王都市生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