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六亲不认的(1/2)
姜呦呦低价把房子卖给大伯的事在金林镇一传开,问过房子的人皆哗然。房子卖了,中介的电话却更多了,他们纷纷来确认消息真假,然后得出结论——
“姜小姐,你肯定是被骗了!”
大伯也很得意,但不想让人以为他占了便宜,逢人便说:“我那个时候帮了他家多少忙啊!大园买县里那块地,贷的款还不上,还不是我东凑西凑给他凑的!她家那姑娘,也是个六亲不认的,都明说了不想再和我们来往。我这会儿心里还发毛呢,这房子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言下之意,这房子就算白送给他也是应该的。
有时会遇到有人追根问底,“那姜园最后还你钱了吗?”他就支支吾吾的,“还是还上了,可那笔钱等于救了他们一家啊!那时我手头也紧啊!”
“那你到底借给他多少么?”
他更加不好意思了,大手一挥做释然状,“算了算了,都过去的事了,怎么也是一家人!”钱太少,他不好意思说出来。
姜呦呦知道那笔钱的数字,就一万块。
升高三的那年暑假,爸妈正为购买新地皮时贷的款发愁。她记得爸爸当时很后悔,说本来厂子经营得好好的,虽没有发大财,可年年都有可观的盈余,且一年比一年好,干吗非要买块新地皮扩张呢?漆器是手工艺品,根本用不着那么大的工厂。
罗欣玲却说,“要看长远。”
但具体怎么个“长远”,她没细说,说了姜呦呦也听不懂。但她听到父母的对话,其中有一件事,就是抱怨大伯,罗欣玲不满道:“求了他两次,最多借一万。”
姜园叹了一声,“算了。咱欠他的。”姜园心虚。
现在,他们一家欠大伯的,现在由姜呦呦来还了。
有时镇里的人问起卖房的事,她总是先装神秘,随后轻飘飘地说一句,说辞和大伯并无二致:
“一家人嘛,多要25万就见外啦!”
从此,人人都觉得姜家这个后代的脑子不好使。
但舆论风向这种东西,从来都是不好掌控的,渐渐地,说大伯仗势欺人的人多起来:捡了便宜还卖乖,就是欺负人家家中无人,欺负个脑子不好的后辈。
宋招凤也打来电话,问她房子卖得怎么样了,当得知她以半价卖给一个并不喜欢的亲戚,惊讶程度不亚于金林镇的人。
“咋回事啊?被骗了吧?”
“不是,是我主动说的价格。”面对宋招凤这个局外人,她可以坦然一点,“我大伯不是有个儿子么,我堂哥,比我大半岁,同届不同班。他学习还行,但从小到大成绩都被我压一头,不对,本姑娘是方方面面都压他一头。他有个唯一可能超过我的机会,还被我爸夺走了。”
姜呦呦把这些话都说出来,觉得无比轻松,说起自己的爸爸也丝毫不客气,“我爸那个人,人人说他厚道,其实很喜欢抢人的东西。”
初升高,每个家庭都铆足全力,镇上成绩好的学生目标都是市里的高中。大伯为他儿子四处奔走,好不容易确定了一所市重点,不料这消息被姜园知道了,他暗中作梗,占了那个珍贵的名额。
宋招凤不解,“这事你大伯应该不知道,干吗非得……”
姜呦呦沉默了一下。
她不是没有纠结过。她开导自己,即使堂哥上了那所高中也不一定能考上好大学,或者,如果他成绩稳定的话,在普通中学也能考上大学。可他上了高中后像变了一个人,再无心学习,高考前夕突然临阵退缩,说不考了,反正也考不上。
后来就进了漆器厂,又很快走了,手还受了伤,据说直到现在还经常抖。
大伯这一点没撒谎,他儿子快要废了。
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她的大学也没有善终。姜呦呦相信因与果,她总觉得堂哥的颓废多少与高中事件有点关系。是灵光乍现也好,是一种她从来看不上的血缘牵引也好,她决定把这个“债”还上,这是她力所能及能做的唯一的事了。
此事一了,她发现对父亲的憎恶少了一点。
“嗬,你大伯肯定以为,能拿到这个价格是因为他非凡的口才呢!
“别说了,再说我就要后悔了。”
宋招凤也自知问得太多,自找台阶下,“我就是气,本来还想再向你借点钱呢!”
姜呦呦杏眼怒睁。
活脱脱引狼入室啊,开始惦记我的钱了都。
“宋招凤,帮个忙呗?”
“干啥?又让我去你家干苦力啊?不行不行,我得留在上海才有机会找富婆,通过婚姻实现阶层跨越。再说了,上次拔草和搬东西拉伤的肌肉到现在还酸着呢……”
发了一大通牢骚,才问,“啥事啊?”
姜呦呦的确是想让他来帮着搬搬家,撑撑场面,最好多叫上两个人,让人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听他这么一说也不好强求,可总觉得宋招凤路子太歪,忍不住想引导两句。
“宋招凤,你们男人,是不是从小接受的教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躺平症候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