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到达知青点(1/2)
小客车在路上摇晃了两个小时才到县城,随着吱嘎一声刹车声,在一阵尘土飞扬中,安宁随着人群下车,跟着指示走到知青办,看着有几辆牛车,还有两三辆拖拉机等在那里,每个车前都举着大队的名字,安宁来到向阳大队的牌子前报道,来接人的是一个大叔,将近50岁样子,不苟言笑,但一举一动应该是在部队待过,拖拉机上坐着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安宁打开包,拿出一盒大前门分给两位,二人接过烟,帮安宁把行李提上拖拉机,安宁想着这大队还有拖拉机,看样子条件不错,应该是先进生产大队之类的,安宁一边打量一边站在那等着人来齐。
不一会人都来齐了,安宁一看,吼~居然和奇葩三人组是一个大队,以后有热闹看了,不错,孙爱党也是这个大队的,岁数大点的男子看人来齐了,看看这次分来的知青两男三女,只有一个高高大大的能干活的,一个瘦瘦小小的(指许安宁),一看就不是干活的样子,还有三人一看就是不安分能搞事的,这些年陆陆续续来了不少知青,什么样的人他一眼就能知道,这回大队又要鸡飞狗跳一阵子了,脑壳疼。
男人叹了口气,来口说道:我叫王建国,是向阳生产大队的大队长,这位是大队的拖拉机手王亮,大家都上车吧,中午前还要赶回去呢,队里还有好多事呢,安宁率先爬上车坐在行李上,林文洁看着拖拉机,又看看自己的布拉吉,不想上车,怕弄脏自己漂亮的衣服,大队长看着还没上车的林文洁说道:赶紧上车,不上车你就步行溜达去村里,说着就示意发动拖拉机,林文洁一看急了,也顾不得布拉吉脏不脏了,爬上车坐下,坐在李涛旁想寻安慰,李涛这一路累的也不想说话,就扭过头闭眼假寐,装作没看到,朱小花看到这一幕,笑出了声,不嫌累的唱起了歌,安宁不由得感叹精力充沛啊!
林文洁气炸了,死死盯着朱小花,恨不得咬死她。
拖拉机突突的跑着,扬起尘土,几人到大队时灰头土脸的,几人到时正好是午饭时间,大队长让把车停在知青点门口,让几人下车。
安宁打量着知青点,是泥瓦房,一共三间,后面还有两个厕所,几人跟着进入知青点,看到一片菜地,稀稀拉拉的种着几棵一看就营养不良的蔬菜,菜地里的草比菜还多。
大队长喊来知青点负责人,一男一女,男的叫孙伟,女的叫杨枝,大队长交待了一句就离开了,两人在大队长走后对安宁一行人表示欢迎,又各自带他们到男女房间,进去房间,是一个长长的大炕,上面铺叠着各自的被褥,杨枝让安宁她们选剩下的位置,只剩下两个位置了,但她们有三人,也只能先让她们先放下行李,先去吃饭,粮食是早晨大队长送来的,向阳大队的规矩就是知青下乡第一顿饭由大队提供粮食。
来到厨房,看到八九个人,有蹲着的,有坐着的,还有倚着墙站着的,手里有捧着饭碗在吃饭,碗里装着菜,手里拿着粗粮窝窝头在啃,孙伟介绍说,他们吃饭是分餐的,粮食是自己的,提供多少吃多少,菜是平分的,安宁几人拿出自己的饭盒,分好饭菜,吃了起来,窝窝头很粗,卡嗓子,安宁只能多嚼几下,使劲的往下咽,刚来第一天,不想搞特殊。
吃过饭,孙伟把大家聚在一起,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知青,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在这里,今后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了,各位要记住不能做有损知青点名誉的事,要彼此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加上你们五个知青,我们知青点一共有15人,还有几位知青已经在农村成家,搬离知青点,等以后有机会介绍大家认识,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自己:我叫孙伟,今年25,下乡6年了。
我叫杨枝,今年23,下乡4年了。
我叫……
……
安宁觉得孙伟和杨枝对彼此有意思,应该是还没捅破窗户纸。
下面我说一下,下午午休后新知青随我去大队部借粮食。你们刚来,没有粮食,大队部给你们没人借20斤粮食,不够吃的可以去大队用钱换,借的粮食需要打欠条,等你们上工挣公分了,用公分抵,还有不到两个月就秋收了,知青点干活呢是男女分工,男生砍柴挑水,女生做饭洗碗,每天两个人一组,你们商量下是和我们老知青一起吃还是你们分开做。分开做只有一个锅,这锅是我们老知青凑钱买的,你们想用得平摊,还有厨房用的调味料也一样,
说完,看着杨枝,想看她还有没有要说的,杨枝说女生晚上尽量不要出门,男生也是,这里是东北,常有野兽出没,而且女寝地方不够了,让老知青们把床位挪一挪挤一挤,老知青们一脸的不高兴,本来地方就不大,现在还要挤,甩着脸子站起来去整理被褥。
其实杨枝也不想挤,白天上工累,晚上回来还要挤着睡,谁都不乐意,但没办法啊。
安宁几人进去,也把行李简单整理好,打水擦洗了一下也躺下休息了,安宁听着旁边的呼吸的声音,一点睡意都没有,心里更想自己盖房自己出去住了?
安宁想着按照前世的记忆,国家的发展会在77年恢复高考,还得五年,她可不想委屈自己五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70养萌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