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山西战局(1/2)
张洪偕这边,正在努力扩张着神军。
位于山西,多尔衮对山西的征服,则已经打响。
对于山西的征服,多尔衮可谓是重视至极,因为据他情报所知,李自成正在加强山西防御,似乎是在山西顽抗,所以,相比于历史上,多尔衮对山西的用兵,规模要大的多。
除了由叶臣统领的一路清妖外,位于大同统摄宣化、大同诸镇兵马的清妖英亲王阿济格,也将大同诸地降兵,搜刮一空,带领着八万之众,还有吴三桂所部的三四万人马,挥师南下,是要从东,北两路方向,杀入到太原,夺取山西表里河山。
两路清妖,其兵力规模有近二十万。
直趋山西而来!
而除了对山西的征服外,由于得不到江南的漕粮,在关外的顺治已经驾临北京,关外的一百多万满洲通天纹鞑子,还有包衣奴才,也快到北京了。
为了满足这些人的口粮需求,和征服天下的粮秣。
在众多江南降官的劝说下,多尔衮也决定,对 江南进行征服。
由豫亲王多铎率领着的十万兵马,也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预备挥师南下了。
后世有一种观点,认为清妖人数不多,但胜在精兵,倘若没有汉奸胁从,那么,他们势必是不能够征服华夏的。
而如果能够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在战场上歼灭几万清妖,那么,满清就离完蛋不远了。
但实际上,事实却并不是如此。
多尔衮的兵力,远比大家想象中的,要雄厚的多!
多尔衮率领着清妖入关,他携带的战兵,确实是只有十三万,这是他尽起国内之兵后的结果。
但是呢,他携带的包衣奴才,却足有二三十万之巨。
如果按照,华夏古代战场上的传统,这二十万包衣奴才,也是应该计入到军队规模里面的。
而这些数量众多的包衣奴才,也不是只充作辅兵。
他们也是要上阵为清妖所驱使的。
这主要是八旗制度所导致的。
八旗本质上讲,并不是民族,因为八旗内部,有汉蒙满三族,甚至还有朝鲜人,就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军事集团。
最底层的汉人包衣,也是其军事体系内的一员,可以通过战争,也获得晋身的机会,有二十四个前程,激励他们去作战。
后世,大秦的军功爵制度,为人们所称赞,认为这是大秦天兵,所向披靡的根本原因。
而实际上,在明末的清妖中,也是存在着,类似的制度的。
哪怕是最底层的汉人包衣奴才,只要通过战功,他也可以一步步升级!
正因为此,入关后的满清,实际上是兵力最多的一个。
因为他是实打实的,有十几万战兵,还有几十万辅兵可供驱使的。
这些辅兵,也可以一步步成长成八旗马甲,成为战兵。
可着满天下,就没有比其,兵力更雄厚的了。
再加上,又收服了吴三桂,姜瓖,等一大票降将后,多尔衮的兵力更甚。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入主中原后。
多尔衮的野心逐渐的膨胀敢同时对大顺,南明,两个势力进行开战的原因。
不过,南明的运气终究还是要好上一些!
因为在历史上,和这个时空,坚守着山西的同时,李自成还捎带着,又在河南,发起了一场怀庆反击战。
这把原本,要在崇祯十七年,就要南下,征服江南的多铎,给暂时的拖延了下去。
李自成到底还是高估了自己手下的兵马,在坚守山西的同时进行的怀庆反击战,在初期是打的挺漂亮的,一口气收复了十几个州县,但当多铎率领着的清军杀至。
大顺天兵就有点萎了,是不得不退保潼关。
而多铎则在潼关以东,二十里外扎营。
到这个时候,李自成面临着的局面,实际上跟历史上,没多大的区别了。
当然了,咱老李并不会那么容易败亡。
因为 ,相比于历史上而言,他在山西的局面,还是很不错的。
得益于提前准备,又有了钱粮,再加上坚壁清野。
阿济格还有叶臣率领着的两路明军,其中,阿济格仗着兵马甚众,一路猛冲猛打,不顾降兵伤亡,愣是啃下了雁门,宁武二关,但他的攻击势头,并没有维持太久。
因为很快, 就在句注山,还有崞山附近,遭受到了伏击!
虽然损失的兵马不多,但是却烧了他们一些粮草。
然后,在进入到原平后,就又遭到了这里,被改造过后的工事的阻击了。
大顺为了守御山西,提前的坚壁清野,几乎所有的丁壮,都被拢到了城内,再加上张德福这个的宣传,以及李自成颁布的均田令激励下,和韩霖预先布置的堡垒工事。
在原平阻击的大顺军民,守御的是相当得当,阿济格无奈,只得绕城而过,留姜瓖围城,可奈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末,我小天师怒斩清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