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二章 糖(2/2)
好书推荐:
到甜味的,少之又少,最为普遍的有三种:
首先是麦芽糖,麦芽糖的来源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间,北方因为气候原因盛产小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学会了利用新发的麦芽制糖,可以说技术一直都没有丢失,一直延续到后世。
后世的偏僻山村里,还有家庭亲自催芽制作麦芽糖,麦芽糖更是因为其特殊的味道,成为菜品的调料品。
其次就是石蜜,北方有麦芽,南方百姓则有着野生甘蔗的生长,为了摄取甜味,当地百姓就尝试着从野生甘蔗中提取石蜜,使用的方法也是吸取于晒盐法,即将甘蔗榨汁、暴晒,最终形成固状石蜜。
《楚辞·招魂》中就有“腼鳖炮羔,有柘浆些”一句,其中的柘就是甘蔗,柘浆就是甘蔗汁。
说明战国时期就能对甘蔗进行原始的榨汁加工。
而最早关于石蜜的记载,则是出现在西汉初年刘歆的《西京杂记》里,有“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的记录,石蜜就是甘蔗做的固体糖。
东汉张衡的《七辩》中,出现了“沙饴石蜜”这个名词,沙饴就是砂糖,至此出现了蔗糖的结晶体。
最后一种就是天然的甜味来源——蜂蜜了,但因为蜂蜜必须要在蜂巢中提取,成本昂贵,只能有少数的贵族可以食用。
不想错过《大唐便宜国舅生存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